□ 张欢
提到写评论,不少同志可能眉头一皱——构思开头、提炼论点、收束结尾,既费心神又难出新意。不过此次接到全会评论任务,我反而卸下了往日的“思想包袱”。契机何在?正值苏超联赛激战正酣,绿茵场上的战术博弈、团队协作与拼搏呐喊,瞬间点燃了我的灵感火花——能否将扬中的发展进程比作一场扣人心弦的足球赛?我决心进行尝试,力求让政策解读“动”起来,让发展故事“燃”起来,赋予评论更强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传统的评论写作易落入“阐述概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框架,行文难免略显板滞。这一次,我进行了新尝试。
巧布“意象阵”,让战略“活”起来。摒弃平铺直叙,我尝试构建一个贯穿全文的“发展绿茵场”核心意象。将扬中发展的关键阶段形象化为“上半场”“中场调度”“稳固后防”,并以“终场哨未响,拼搏永不息”呼应接续奋斗的信念。这一架构清晰展现了“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衔接的战略节奏,赋予静态规划以动态张力。此外,还有细节助攻:全会文件是精准的“战术手册”,发展战略是制胜的“夺冠秘籍”,企业梯队是可靠的“后备力量”,未来产业是伺机而动的“潜伏边锋”,民生保障是坚实的“金盾牌”,文明荣誉是闪亮“战袍”,“四千四万”精神就是永不停歇的“战靴”……这些鲜活的比喻,让抽象的政策、数据和精气神,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玩转“混搭风”,让数字“跳”起来。评论离不开硬核数据,但光堆数字可不行,我让它们“亮出成绩单”“藏在数据里”,用“清障提速”“换挡加速”“注入活力”“温暖万家”这些带温度、有画面的词儿一“包装”,冷冰冰的数字立刻有了心跳和呼吸,发展成果变得可触可感。
敲响“文字战鼓”,让气场“燃”起来。评论的“精气神”至关重要。我大量运用“激战正酣”“吹响冲锋号”“再启程”“全力冲刺”“踢好关键球”等充满动感和力量的短句,以及“敢闯敢试敢拼敢干”“拒绝自我设限”“拼搏永不息”等铿锵有力的号召性语句,营造一种昂扬奋进、时不我待的节奏感,提振行文气势,引发共鸣。
这次“苏超灵感”带来的文风实践,是一次有益的探索,让我更深刻体会到:文风之“新”,其核心不在于辞藻堆砌或形式猎奇,而在于——“破”之勇气:勇于打破思维定式与表达窠臼,探索更契合主题、更能引发共情的叙事方式;“融”之智慧:将思想的深度、政策的精度与表达的鲜活性、生动性相融合,让严肃的主题也能“活”起来、“动”起来;“效”之导向:一切形式创新服务于内容有效传播的终极目标——让读者愿读、易懂、能记、有共鸣,从而更有效地传递核心信息,凝聚发展共识。
哨声已响,探索不息!我们将继续紧扣时代脉搏,心系读者需求,勇于创新表达,让政务评论的文字,真正成为驱动扬中奋进的澎湃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