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团在七城试点的“骑手评价和屏蔽用户”功能,虽未落地扬中,却已激荡起关于“尊重”与“权利”的广泛共鸣。从骑手“有了规避刁难的权利”的感慨,到市民“尊重本就相互”的认同,这场讨论正推动行业共识从单向的“消费者至上”,迈向骑手与用户间权利与尊严的双向平衡。 长期以来,骑手在评价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一方,面对恶意差评、无理要求时,往往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此次试点赋予骑手48小时内匿名评价、依据证据申请屏蔽的权利,无疑是为其披星戴月的奔波增添了一面坚实的“防护盾”。这不仅是技术功能的迭代,更是对劳动者尊严的一次制度性肯定。 然而,好机制仍需“精装修”。扬中站长高家玉的担忧点出了关键:在屏蔽差评来源未知的现实下,如何确保“屏蔽权”不被滥用?市民对审核严度与名额数量的关切,也指向了规则设计的核心——权利的对等,必须建立在责任的共担之上。平台需要在证据审核、动态名额管理与信息透明度上持续优化,让这面“盾牌”既能守护公正,又不伤及无辜。 骑手“说不”的权利,标志着外卖行业正从追求极致的效率,转向构建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生态平衡。这不仅是给劳动者的底气,更是在平台、用户与骑手之间,架起一座以相互尊重为基座的桥梁。 它的未来,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