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和12月,记者曾两次采访了市人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周海涛,并依次推送了《我等于又重新活了一回!这个扬中人心脏骤停20秒,惊险!》和《三年了!这个扬中人终于能躺平睡觉了!》两篇文章,足见周海涛的业务能力。
近日,记者因“身边的好医生”话题再次跟采周海涛,这次见面,肉眼可见他身上的疲惫状态,“一方面确实比较忙,加上手头学科建设压力也大,另一方面,我们接诊患者随机性也大,大多是凌晨突发症状。”提及“疲态”,周海涛简单说明了原因,并表示找到他们科室的患者,基本都是比较急人的“心”病,当下想的都是尽力帮患者解决“心”病,那时也感觉不到累。
作为心血管专科医生,周海涛主任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常见病和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晕厥等危急病症,因此他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有时门诊接待患者量每天能达到90余人。值得一提的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常在夜间、凌晨,周海涛是没有所谓的“下班时间”的——他们科室微信群里,凌晨发送的急诊通知是常态,只要有危急患者,他总能第一时间响应。即便如此,为了能够接诊更多着急的患者,周海涛甚至会“催”患者早点到院就诊,有时早上7点,周海涛就已经到院接诊患者了。日常工作中,他也总会见缝插针利用零碎的时间回复患者咨询。
采访期间,往往记者问了一两个问题,就有找他咨询的患者,或有同事呼喊他到病房:耐心答疑后,周海涛还会仔细交代患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细致查看即将出院的患者80岁张奶奶的情况,期间收获张奶奶反复夸赞——此前张奶奶因心衰病情不稳,是周海涛为她制定治疗方案,待病情稳定后成功植入起搏器,帮她重获了“心”生;从病房返回办公室期间,一位路过的老人见他在忙,匆匆打了个招呼,并竖起大拇指,说:“周医生,德艺双馨。”
“我们这儿患者多是老年人,他们的问题会多一些、细一些。”回到办公室,周海涛告诉记者,患者问得多,夸得也多,而且都很直接,每次听到患者真诚地感谢时,他都很开心。记者看到,他们科室收到的锦旗挂了一摞又一摞,而在市人医的第三方评价平台上,也满是患者和家属的好评留言。
一直以来,除了守好市人医这块“主阵地”,今年周海涛还把健康守护送到了乡镇卫生院。下半年起,他牵头搭建八桥、新坝两个房颤慢病管理医联体,目的很明确:“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减少房颤患者卒中风险。”采访当天下午,周海涛就赶往八桥卫生院,为首批已筛查出的患者提供规范管理指导,并组织相关科室医生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为基层患者编织常态化健康守护网。
从清晨到深夜,从门诊诊室到手术台,从城区医院到乡镇卫生院,周海涛始终用医者仁心、耐心疗愈着患者的“心”病,他说:“希望对自己的要求高点,再高点,以更高的医疗技术和态度,帮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解心病。”
□ 匡雪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