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春华
盛夏的黄昏,苏州湾的游客越来越少,喧闹声渐渐远去。远处横亘的黛青色山峦,如淡墨点染,悄然伏卧在天边。太湖,此刻向我展示了它全部的宁静和奇幻。
太阳徐徐沉落,一半已隐入云层,水天相接处,赤金、熔金、青灰的颜色交织变幻,层层叠叠,无边无际。倒映在水中,万顷湖波,一时竟似盛满熔金,沉沉浮动。
湖中一片深绿的水生植物旁,一只黑色的尖嘴鸟栖息在湖边一根木桩上良久,老僧入定般,我拍下了这一幅剪影。
晚风裹着白日的余温,又携着湖水的沁凉拂过面颊。眼前这暮光中的太湖,包孕着沉静的安详,仿佛以全部力量拥抱过白昼之后,终于缓缓沉入了清凉的幽梦之中。
暮色四合,栈道上三三两两的人多了起来,他们吹着风,在湖边悠闲散步,畅享苏州湾夏日夜晚独有的惬意与清凉。
阅湖台上,音乐喷泉在动感音乐的伴奏下舞动,水柱随着音乐的节拍不断变换形状。时而忽高忽低,时而忽左忽右,时而呈柱状,时而呈倒立的喇叭状,灯光的交错与水流的喷涌形成了无与伦比的美丽画面,为苏州湾的夏之夜奏响一曲华美乐章。
跑道上,一场夏日版“追风骑行”也在精彩上演。骑行爱好者身着颜色各异的骑行服,其中有不少学生模样的年轻身影,他们用最酷的方式丈量晚风、湖景与城市天际线。车轮滚滚向前,呼啸声与晚风交织在一起,为静谧的湖畔增添了无限活力。
东太湖的波光渐隐于暮色,而另一侧,华灯初上,著名建筑师包赞巴克设计的苏州湾文化中心,仿佛一艘发光的“数字方舟”停泊在太湖之滨。苏州湾博物馆、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和苏州湾大剧院是将建筑美学与当代艺术、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文化新地标,成为太湖畔一道现代化的风景线。
夜幕中,苏州湾大剧院的巨型“飘带”犹如两条交织发光的柔美丝绸,轻抚太湖水面。飘带结构的照明系统勾勒出建筑的轮廓,其独特的造型与新颖的结构,极具视觉冲击力。从远处看,宛如昆曲中的水袖舞动,在诉说着苏州的千年文脉,将现代建筑之美与千年吴文化精髓融入东太湖的夜景之中,苏州湾文化中心成了光与影的艺术品。
一座城市的味道,不仅体现在白天,更体现在夜晚,夜晚是城市的另一张名片。
苏州湾的夏夜,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夜色,又有现代都市的潮流脉动。在光影交错中,城市与生态的平衡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徐徐展开,一幅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画卷生动铺展,呈现了吴江太湖新城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