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永荣
前不久,扬中融媒体中心推出17分钟长的视频《太阳机的毁灭》,引发很多市民的关注。
作为曾为该视频制作提供诸多素材的我,在举国上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刻,不免心潮澎湃,许多往事浮现在眼前。
1939年8月10日,新四军“挺纵”司令部组织一批干部战士在我市老郎街学习休整,一架日军侦察机妄图窃取情报,消灭新四军,被我军哨兵发现。怒火中烧的新四军战士陈秋生按捺不住愤怒的心情,顾不得“不许暴露目标的”军令,毅然举起手中的步枪击中日机螺旋桨,受伤的敌机失去控制,飘落到原丰裕北固乡木桥口江边的芦苇滩上。获得消息的“挺纵”司令部领导立即命令时任营长张铚秀派遣部队跑步赶往飞机坠落点,连长彭寿生迅速带领部队干部、战士跑步抵达木桥口投入战斗,遭到两名日军飞行员机枪的扫射并有人受伤。彭连长立即调整战术,指挥部队分散成包围圈将两名日军飞行员包围在芦苇荡中,在日军派飞机、军舰赶来支援的情况下,彭寿生迅速下令击毙了两名日军飞行员,取出坠落日机中的重要物件撤离现场。赶来救援的日军为了报复,竟然放火烧毁当地民房70余间。当时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记者范敏报道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战况。彭寿生连长(新中国成立时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再来扬中时写下了《步枪击落日机》一文刊登在扬中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出版的《江洲烽火》第二集上。
对于这件全国绝无仅有的抗战史料,作为一位党史工作者,我曾建议在日机当年坠落地树立一块纪念碑以铭记历史,昭示后人。这一想法,得到了有关部门和三茅街道中华村领导的重视。他们便将此事交由我办理。虽然很是简单,但是手续繁杂,具体工作程序也不少。我首先搜集了有关资料,并与同事张大恒同志共同签名后报市史志办公室领导签字盖章获得官方认可。再请中华村领导派人走访当地老者回忆当年新四军与日军交战的情景作为佐证。材料准备完毕后,需要找专业设计人员,扬中市博物馆文史研究室主任陆尊先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
由于当时日军飞机坠落点在木桥口江堤外中华村与兴阳村交界处,昔日的芦苇滩已经坍入江中,纪念碑由4块进口花岗岩拼制而成,长2.4米,宽1.2米,最终确定树立在中华村党建文化园内。今年四月出新一次,由本人撰写的纪念碑文字又用金粉重新描绘,闪闪发光。
另外,值得记录的是:1991年,当年在老郎街参加学习休整的时任新四军营长张铚秀(后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将军)来扬中寻访“挺纵”司令部旧址,我县人武部政委陈立祥让我与同事张大恒二人参与接待并陪同走访,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足迹。数年前,新四军上海南方研究会一行数人专程来扬中寻找当年报道的记者范敏牺牲后在扬中的掩埋处,又到日机坠落处观看。随着文化自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当年日本军机坠落处或许成为扬中红色文化的打卡处,必将成为激励人们建设美好扬中的坚强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