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热线
热线  
上一条:非标车整治更需形成合力 下一条:你的快递送到家门口了吗?
百年见证,从动荡到繁荣
简单 周海洋   2018-05-29

   人间百岁,褪去军人的硬朗,扬中唯一一位百岁抗战老兵朱春波享受着儿孙绕膝、四世同堂的幸福。而他最爱干的事情莫过于,用已然不是那么明朗的声音给儿孙讲述他的故事—— 1919年,那一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开始;那一年,朱春波出生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为求生计,十二岁的朱春波去了上海做学徒,数年后回到家乡成了一名裁缝。 动乱的年代,安定的生活是一种奢求。1943年,朱春波投身抗日队伍,加入粟裕的下属部队。在朱春波的记忆中,战争的残酷是难以形容的,只记得当时条件艰苦,就连拥有作战的武器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朱春波没有在扬中进行过战斗,只多次随军经过,他印象深刻的是参加丹阳埤城和丹徒姚桥附近的抗日作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了。组织上安排朱春波去延安学习,朱春波却觉得他一个拿枪杆子的哪拿得了笔杆子,拒绝了。后来在“精兵简政”的政策下,朱春波被安排复员。不过,拿到复员证的朱春波并没有立即回乡,而是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转到上海地下工作。 因年代久远,朱春波已无法清楚回忆是哪一年停止地下工作回到扬中的。虽然在战争中没有立下显赫战功,但朱春波一直觉得能够回到家乡已经是一种恩赐,谁想,一本复员证让他背负了多年的“骂名”。 因为地下工作的原因,朱春波的复员证无法收在身边,而是交给了同乡战友朱奎生,他是当时的扬中县县长施光前的警卫员。辗转多地,朱奎生无意中将朱春波的复员证弄丢了,就这样,朱春波成了“逃兵”。在朱春波女儿朱招娣的记忆中,父亲“逃兵”的身份一直被村里人指指点点,但耿直的父亲从不允许家人回应。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几经周折,在施光前、朱奎生等人的帮助下,朱春波卸下了“逃兵”的枷锁。 从枪杆子到锄头镰刀,有些深入骨髓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比如军人的劲头。村里人都称他犟老头,无论是干活还是为人处世,朱春波都是 “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直到一天,朱春波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才让家人看到了朱春波感性柔软的一面——抗战胜利60周年的纪念章。看着这枚珍贵的纪念章,朱春波久久无法言语,之后就常常跟家人念叨“国家不会忘记我们的”。 感念党和国家,朱春波一直对家人要求颇高,对子女的教育更是 “半军事化”,平常最常教育的就是“节俭”,“想当年,我们打仗的时候,苦啊,连树皮都吃过,现在一定要借鉴。”这是朱春波告诫每个家人的。岁月温柔以待,百岁朱春波依然健朗,除了眼耳不如从前,腿脚倒是利利索索,还能看看世界,还能享受天伦。 (因朱春波老人年岁已高,无法清楚回忆过往,部分内容由朱春波的二女婿严大网以及孙子朱军提供素材,谨此表示感谢。) □ 简单 周海洋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610305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2208475 本月:3884350 今天:16204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