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月,一股暖人春风吹遍江洲大地,公安机关轰轰烈烈开展了以“当平安卫士,做和谐使者”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活动中,广大公安民警以真挚的感情、无私的奉献和务实的举措,献爱心、送温暖、解民忧、促和谐,真正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刑警的爱心接力
悦悦是个弃儿。1995年5月的一天深夜,生下没几天的她被狠心的父母丢弃在三茅镇营房村的一对老夫妇的家门口。
时光飞逝,转眼间,悦悦已到了上学的年龄,可抚养她的老爷爷、老奶奶却因为困难,一筹莫展。
2000年9月的一天,刑警大队大队长冯太伟、副教导员倪志平来到小悦悦家,当时他们惊呆了:这哪里像一个家呀,三间低矮平房,一张破旧的床,一个矮桌子,一台蒙着灰尘的黑白小电视机,便是这个家的全部家当。
当天,刑警大队就召开会议,商量如何帮助悦悦。所有的刑警都一致表示:悦悦就是我们刑警的女儿,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来资助她上学。50元、100元、200元、当场,大家就纷纷解囊,凑齐了第一笔捐款2000元。
第二天一早,倪副教导员就带着捐款来到悦悦家,将悦悦带到一所小学,替她交清了所有的费用,并帮她买来书包、文具盒、铅笔、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刑警的承诺是掷地有声的。从此,刑警大队专门成立了小悦悦的助学专用基金,基金的全部来源就是所有刑警每年的捐助。8年来,这一项专用基金的累积资金已达2万余元。
时光匆匆,春去秋来,刑警们用一份真诚、一片爱心、一种责任,践行着当初的诺言。8个年头过去了,虽然大队的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救助悦悦的爱心却连绵不断,年年相传。
大队长冯太伟,只要自己一抽到空休息,就会去看望小悦悦,了解她的学习情况。有时,他还把小悦悦接到自己家里,让她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玩耍、嬉戏,让她感受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大队综合科的民警更是把关心悦悦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科长金芹每逢节日,都要把小悦悦接到街上,给她买新衣新鞋,请她吃饭。第二任科长杨月华,更是常常把小悦悦接到自己家里,让她好吃好住好玩,有时一住就是几天。
悦悦成长的路还很长,爱仍在刑警的心灵中传播,爱仍在刑警的接力中延续……
铁面背后的柔情
“新形势下的公安民警,既要做‘平安卫士’,也应该做‘和谐使者’,让百姓最亲、罪犯最怕。”这是省公安厅黄明厅长的要求。
“一个人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就涉及到一个社会面。帮助一个人,教育一个人,就能温暖一家人,影响一片人,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这是全市公安民警的共识。
在与人民群众接触的第一线,原新坝派出所民警沈中一(现任交巡警城区中队副指导员)就一直在争做“百姓最亲的人”。
李某,30多岁,年轻时当过兵,退伍后工作不稳定。2006年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6个月。自从儿子被“抓进去”后,其年迈的父母思想一直有疙瘩,认为自己家庭困难,公安机关不应该抓他儿子去坐牢。同时,李某在部队当兵时的优异表现也让老夫妻俩不愿相信儿子犯罪的事实。
时任辖区民警的沈中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从此就成了李家的常客。每次上门,小沈都要详细询问老人的近况,和他们拉家常,谈人之常情,谈法律法规,并尽量帮老人做一些家务。慢慢地,老人的心结解开了,小沈成了老人最想见到的客人。
过去,两位老人没有固定工作,以打小工为生。因李某的妻子常年不在家中,服刑后,李7岁儿子的抚养就只能依靠老人,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为了让李某能够安心服刑改造,沈中一总是想方设法为老人解决一些困难。当他了解到老人至今没有办下特困证时,便积极与所在村委会联系,落实专人为老李家申办了特困户低保证,并亲自送到了老人手中。
2007年2月14日,离农历新年只有短短的三天了。沈中一得知老人在近期打工时脚被砸伤,老伴身体状况也不好,于是,他自己掏钱买了补品、年货以及小孩的玩具、学习用品,并带上300元现金,亲手送到了老人手中。
而远在外地服刑的李某从信中知晓情况后,回信要求老父亲一定代他好好感谢沈警官,并表示一定好好服刑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回家。
再难不能难了孩子
2002年,小青青刚满8岁,在市实验小学上一年级。小青青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场灾难会突然降到她家,她的父亲因为一起车祸被夺走了生命。
2003年,小青青的母亲重新改嫁,而把年幼的女儿留给了她的爷爷、奶奶。
短短一年,小青青就失去了父母的宠爱,从此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她的奶奶因为思念儿子,常常精神恍惚,身体越来越差。其爷爷的退休工资仅有四百余元,既要负担日常家用,又要承担小青青的学习费用,有时还要为奶奶看病抓药,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就在这一年,交巡警大队城区中队民警陈启林被实验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在与老师、学生的接触中,陈启林获悉了小青青的情况,他当即决定要好好帮帮小青青。
从此,陈启林只要一有空,就会去找小青青谈心,和她谈人生,谈理想,谈社会,谈家庭,帮她重新树起了对将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陈启林还积极帮小青青辅导功课,促其重新树起了学习的信心。
为了帮助小青青走出家庭的困境,陈启林及时将小青青的情况向队领导作了汇报,并取得了领导的大力支持。从此,城区中队每年春节都要为小青青送去500元现金以及其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鼓励她快乐生活、勤奋学习。
而陈启林更是义不容辞,为小青青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星期天,陈启林常常会带小青青逛商场、买衣服,或者带她去德士堡、吃肯德基。
为了让小青青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陈启林与通达商厦三楼团支部取得了联系,与该团支部的同志结成对子共同帮扶小青青。5年来,陈启林与通达三楼团支部的同志共资助小青青学费、生活费达8000余元。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06年11月,命运多桀的小青青家又遭遇了一件不幸事,她的爷爷在某单位修建房屋过程中不慎从屋顶摔下,花去了拾万余元医药费用,使这个本就不幸的家庭又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小青青陷入了是继续上学、还是回家照顾爷爷减轻家庭负担的两难境地。
“再难不能难了孩子”,得知这一情况后,陈启林立即上门鼓励小青青要安心学习,并向她许诺一定帮爷爷度过难关。
陈启林立即行动,积极想法,为小青青的爷爷筹得医药费用一万余元。
而为了践行诺言,陈启林仍在多方努力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