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最近以来,我市发生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火灾事故:11月24日凌晨5时许,新坝镇新安村10组一居民家中木材加工小作坊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引发大火,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施救,到6时50分左右,火才被扑灭;11月28日凌晨1时许,八桥镇干劲村欧克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发生大火,经过消防官兵的奋力扑救,2时40分,火被扑灭。12月15日早晨6时50分左右,江苏绿洲制衣有限公司西区二楼三车间突然发生大火,市“119”消防指挥中心于6时52分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大队全部4辆消防车、20名官兵,仅用5分钟时间迅速赶到了现场,大火于7时20分被成功扑灭。
经查,江苏绿洲制衣有限公司综合楼集住宿、生产、仓库于一体,是典型的“三合一”建筑,且综合楼未经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擅自投入使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目前,该公司已停业整改存在的火灾隐患。
上述火灾事故的发生,给我市火灾预防工作敲响了警钟。消防部门呼吁全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当前消防工作。
首先要做好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工作,关键是加强消防安全自查,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单位应该从以下10个方面开展自查:一是单位内部是否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是否落实逐级防火安全责任;二是单位内部用火、用电、用气有无违章情况;三是按国家强制性消防规范要求设置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四是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五是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消防设施主要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消防泵房、消防控制室内的设施等;六是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七是单位内部消防车道、消防水源情况;八是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和措施落实情况;九是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十是其它需检查的内部情况。
其次要认真开展“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专项整治。经过全市上下开展集中清查,现共发现“三合一”场所111家,火灾隐患264处。从地区分布看,家庭作坊式“三合一”场所主要集中在三茅镇辖区,共有80家,分布在中民巷、富民巷、中南路、复振路,人员住宿规模6~8人,少量分散在八桥、新坝镇街道上,计有8家,人员住宿规模1~3人。商业类“三合一”场所分布在集贸市场周边,计有9家,人员住宿规模1~3人。娱乐类“三合一”场所分布在市区,数量较少,计有7家,人员住宿规模3~5人。从经济层面看,家庭作坊式“三合一”场所主要经济类型为小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商业类“三合一”场所主要经营小百货商品,少数储存、经营油漆等甲乙类危险品。娱乐类“三合一”场所集中在茶楼、足疗馆、饭店。上述场所基本上为个私经济性质。从住宿人员看,家庭作坊式和娱乐类“三合一”场所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寄宿。商业类“三合一”场所基本为本地常住人口值宿或生活。从形成因素看,家庭作坊式“三合一”场所是由于改革进程加快,个私经济迅猛发展,由小到大,在城东地区自发形成,渐具产业规模。商业类“三合一”场所是由于城镇化进程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迁居到城镇,为降低生产、经营、生活成本,合二(三)为一。
“三合一”场所危害:此类家庭式作坊均未经过国土、规划、建设、消防等部门依法审批,为“不合法”存在。单元内易燃可燃物品多,火灾隐患较大;用火用电管理混乱,做饭、吸烟等致灾火源多;安全出口少,只有一部疏散楼梯,人员疏散非常困难;单元内缺少防火分隔,火灾蔓延快,有毒烟气短时间内致命;消防设施器材配备不足,火灾处置难;住宿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漠,自防自救能力差。
“三合一”场所整改对策:鉴于火灾发生具有危害性、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必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消防工作方针,实施依法治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宿舍。另外,一是要提升人防。加强公益性消防宣传教育,提高主管部门、经营者、业主、住宿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源头规避“三合一”场所产生。二是要推广技防。在实施各项行政许可活动中,借鉴公安机关推进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模式,推广先进消防技术、消防产品应用,加快、加强应用独立式感烟报警探测器和自动喷水灭火局部应用系统,从硬件上提升防范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