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范选华
我一直以为,追剧是女人的专利。直到自己也傻不愣登、通宵达旦地一路追着《生万物》,我才知道,值得追的电视剧是如此的上头,电视剧里那些耐人寻味的台词又是那般的拿魂!一口气追完这部剧,直接爽爆。回过神来,慢慢咀嚼,我们或许就能从那些拿魂的台词里找到向上向善的力量和心气!
“生万物者,非天非地,是人不灭的念想、不跪的膝盖、不死的心气。”
这是《生万物》原著《缱绻与决绝》的作者赵德发说的,这句话像根带矛的绳索贯穿原著、统领全剧,洞穿人心、颇有力量!
天生万物,土爰稼穑。在一般人看来,这就是大自然,既为规律,也是命!然而,以封大脚、宁绣绣为代表的农民们却记得另一句话,“人不自渡,天亦难佑”。这八个字里,藏着中国人最古老的生存智慧:天助者必先自助,渡人者必先自渡。
自渡,首先要有“不灭的念想”。这念想,是在混沌里始终不灭的光,是哪怕前路模糊,也攥在手里的那点盼头。有了念想,才能让人心有归处、行有方向。宁绣绣从被土匪劫掠、父亲抛弃的人生低谷,一步步走出泥沼,在动荡的岁月里最终实现人生的完满与救赎,就在于她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念想,以及为了这一个个念想而努力和坚持的心劲。
自渡,仅有念想还不够,还得有“不跪的膝盖”。这是骨血里的硬气,是不为苟且折腰、不为强权低头的尊严,是不畏前路艰辛、不怕挫折打击的坚持。不跪,才能立得住、站得稳。“一、俺宁绣绣迈出宁家这一刻起,再不会踏入宁家一步。二、俺宁绣绣不吃宁家一粒米,再不要宁家任何东西。三、俺宁绣绣没有爹。”宁绣绣这些话看起来是一种亲情决裂后的决绝,而这决绝里支撑着绣绣的却是“不跪的膝盖”。正是这“不跪”的倔强,让她活成了扎进地里的根,越踩越深,越踩越硬。
自渡,最持久的力量来自于“不死的心气”。天牛庙村的“宁绣绣们”面对人生和现实中的种种不顺,凭着一股子“摔了再爬起来”的韧劲,靠着“被打磨也不颓”的气势,攒着“哪怕屡遭磋磨仍继续向前”的心力,实现了人生逆袭!
原来,真正让“万物”有了温度与生机的,从不是天地的馈赠,而是人自己心里那团永不灭绝的火。
滚滚红尘,众生皆苦。人不自渡,天亦难佑。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做自己的摆渡人!真正的摆渡人,手里握的不是船桨,而是把苦难熬成灯油的心力,愿我们都能在长夜里,为自己掌灯!
“俺要从泥里开出花来。”
这是宁绣绣的内心独白,也是全剧最暖心、最励志的一句台词。
宁绣绣母亲临终前曾说,绣绣是能把苦日子过出花来的人。“知女莫如娘”,绣绣娘知道,这孩子跟苏苏不一样,她有脑子,有心气,有毅力,命运只要碾不死她,她就能活出个样来。
宁绣绣没让她娘在地下失望,但让她在世的爹侧目:她智买耕牛,巧编蓑衣,勇种丹参,和着大脚的爱,她愣是从泥里开出花来,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谁也不敢想,一个地主家的千金小姐,肩不挑担,手不提篮,锦衣玉食,十指不沾阳春水。一场巨变,让这个昔日的富家千金跪在焦土上播种,那磨破的掌心与干裂的嘴唇都在印证她“向下扎根”的坚韧。她从泥地里一步一步爬过来,用“地不会骗人,你流多少汗它就还你多少粮”的信念对抗着寒风冷雨,那些扎进脚掌的麦芒,在她身上长成了尖锐的铠甲,她成为天牛庙村活得最通透、最成功的那个人。
“以生活为地,种出希望之花”,诚哉斯言!土地从不拒绝任何一颗种子,无论它被北风吹得多皱,被雨水泡得多胀,只要肯把自己埋进土地,终会抽出旁人没有的“心气”,开出别人羡慕的鲜花。
“再难的日子也要过出花。”这花不是天上掉下的,是绣绣他们在盐碱地里一锹一锹凿出的生机。地能生万物,人也能绝地重生,只要心不死,手不懒,日子就能生出花来。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活的荒诞后,依然把日子过出“蒸馒头般的热气”。
《生万物》里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等日头呢,出来喽……你看那光,先爬上牛背,再漫过麦浪,最后落到人脊梁上——晒得疼,却也暖得慌”。
疼,但是也暖。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
人生就是这样,在苦里能生出甜来,先苦后甜,日子就能过出花来。即便这过程很难很艰辛,哪怕遇到劫难,但只要心气不灭,就总能看到希望的光,找到走出去的路。因为,生命的韧性正是从灼伤处淬炼出来的光亮。劫后余生,那些苦难便都会化为养料,让自己变得更坚强,让脚下的路走的更坚实!
“你要好好待她,一定好好待她……”
在得知自己时日无多后,大脚娘将封大脚叫到床前,郑重托付宁绣绣的未来。这句话饱含一位婆母对儿媳的疼惜与对儿子的期许,也成为全剧最催泪的片段之一。
善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向上的力量,也是最宝贵的底色。宁绣绣和封大脚组成小家庭时,既不是传统的门当户对,也没有万贯家产打底,却在岁月的磨砺中,把日子过成了花,说到底是善良家风的传承。
《生万物》中,迟蓬以她高超的演技将大脚娘的善良、通透、隐忍生动淋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当村里大多数人把绣绣被土匪掳去的遭遇当成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资时,大脚娘却打心眼里心疼这个姑娘遭受的无妄之灾。绣绣嫁入封家后,大脚娘像亲生母亲一样呵护着,生怕儿媳受一点委屈。
现代社会有句笑言,“原件正确,复印件就正确”。一个家庭,父母拥有什么样的品行,孩子就会走什么样的路。一个在善良家庭长大的孩子,心里总会装着别人的难处,懂得体谅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和这样的人过日子,再苦的日子也能嚼出甜来。
大脚对待妻子,跟他妈一样。他会时刻关注到妻子心情的变化,给予一个丈夫最坚实有力的依靠。
对待绣绣如此,对邻里乡亲,封大脚一家也是尽已所能,能帮就帮一把。出门在外,碰到陌生人遇到了困难,他们也会鼎力相助。
所谓“善有善报”,正是因为一次次的善举,帮他们积攒了不少的好运。这也验证了那句话,“善良总是最保值的遗产,唯有刻在骨子里的善意,能让子孙后代走得远、站得稳”。
大脚娘临终前对大脚的叮嘱,让我们明白,最好的家风,就是父母在前面走,儿女在后面学,一代代传承下去,汇聚起生生不息的蓬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