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扬中要闻
扬中要闻  
上一条: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开展夏季集中慰问 下一条:智能改造驱动产值破5亿
守护记忆享书香 争做城市文明“追光者”
  2025-07-31

群众盼点@一“习”话

要注重传承城市文脉,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习近平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一句话点评

群众要主动守护城市记忆,积极享受文化惠民服务,浸润书香;自觉践行文明风尚,争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共同提升城市文明温度。

新扬社区书香家庭代表 陈柯鑫

“书香润民”不光能让自己变得更棒,还能一起把社区变得更文明,把那些前辈传下来的好品德,像玩接力棒一样,一棒棒传下去。

太平村村干部 方进

我们将继续深挖乡土资源,创新活动形式,让文明实践沃土滋养更多有文化自信、历史视野的时代新人。

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副主任 姚青

通过“书籍+实践”的双重路径,将文化惠民与文明培育深度融合,让城市氤氲书香,让群众乐享生活。

群众说出一“习”话——通过阅读中外公德故事让我知道什么是社会责任,自己总会不自觉地把书中人物的高尚品格化作日常的小小行动,总是想把这份礼德新风讲给更多人听。

“书中那些中外公德故事,就像一盏盏明灯照进心里,让我真正读懂了什么是社会责任。”近日,在凯悦国际“悦来悦好”会客厅里,一场以“当礼德之美‘悦’见书籍之香”为主题的“行四礼、修四德”系列活动在此开始,新扬社区书香家庭代表陈柯鑫同学的分享格外动人。社区里的阅读爱好者与亲子家庭欢聚一堂,以书为媒结识知己,围坐畅谈间共话文明新风,让礼仪道德的芬芳在邻里笑语中悄然蔓延。

志愿者们手捧“四礼四德”宣传卡片笑意盈盈地分发到居民手中,生动的漫画与鲜活的短视频轮番登场,把“四礼四德”的丰富内涵讲得明明白白——原来礼仪与道德不只是个人修养的名片,更是撑起社会责任、搭起和谐社区的基石,书香家庭代表们轮番登场推荐“礼德”好书。陈柯鑫坦言,自己总会不自觉地把书中人物的高尚品格化作日常的小小行动,在他看来,“书香润民”不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更能把那些前辈传下来的好品德,像玩接力棒一样,一棒棒传下去。“读完书,心里总涌动着一股劲儿,就想把这份礼德新风讲给更多人听。”

不仅如此,新扬社区妇联还与“浓农帮帮团”联手推出“以书换蔬”助农项目。居民们抱着一摞摞闲置书籍赶来,换回一兜兜带着晨露的新鲜蔬菜,让淡淡的书香悄悄变成了助农的“蔬香”,在泛黄的书页与翠绿的菜叶间架起了一座暖暖的爱心桥。回收的书籍将一股脑儿搬进社区“悦来悦好”会客厅书吧,继续在更多人手中传递知识的温度。这场别出心裁的“花式助农”,不仅让书本在流转中焕发新生,更让居民们真切尝到了“书香”拌着“绿意”的独特滋味,成了礼德教育最生动的实践课。

群众说出一“习”话——书香不仅滋养个人,更激活了乡村治理的“源头活水”。未来,我们要继续深挖乡土资源,创新活动形式,让文明实践沃土滋养更多有文化自信、历史视野的时代新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的青春活力。

夏日炎炎,在市档案馆里,来自油坊镇太平村的十几名学生屏息凝神,指尖轻触展柜,细读着一封“以死报国”的泛黄家书;在市博物馆,学生们指着古老的罱泥船兴奋提问,在沙盘前辨认着村子的旧影新貌……“我相信,通过这次研学,这场‘行走的思政课’已悄然在他们心中点燃了爱乡土、传薪火的火苗。”太平村村干部方进感慨。

这场浸润式研学之旅,正是太平村推动“社会大课堂”与“校内小课堂”深度融合的缩影。太平村以书香为媒,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域的阅读之网:农家书屋升级扩容,新增图书300余册;阅读长廊焕然一新;永隆园、博士园等组埭读书角如星火点缀。如今村民“推窗见绿,低头读书”成日常,15分钟阅读圈让文明馨香弥漫阡陌。

硬件是载体,活动是灵魂。太平村精心打造“书香赋能,阅动乡村”项目,每月主题阅读活动如清泉活水:传统节日读书会里,老辈人讲述民俗故事,文化根脉汩汩流淌;家风家训分享会上,好婆媳、孝儿女的事迹口口相传;农业科技学习角,大棚种植能手与乡亲们围坐交流;就业培训课堂,电商直播技巧点燃创业热情……内容按需定制,让阅读既飘着泥土香,更结出惠民果。

书香不仅滋养个人,更激活了乡村治理的“源头活水”。太平村将全民阅读融入村规民约、家风建设,效果喜人——在“和睦邻里”共读会上,乡亲们同念好人故事,共商门前道路修缮、垃圾分类推行,阅读搭台,治理唱戏,邻里情谊在书页翻动间愈加深厚,村

务共识于讨论声中自然凝聚。“文化惠民不是做样子,是要让村民真受益。未来,我们将继续深挖乡土资源,创新活动形式,让文明实践沃土滋养更多有文化自信、历史视野的时代新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的青春活力!”方进说。

实践落点对应群众盼点——近年来,我市以“15分钟阅读圈”为依托,通过“书籍+实践”的双重路径,将文化惠民与文明培深度融合,让城市氤氲书香,让群众乐享生活。

在我市,一场以书香浸润心灵、以文化滋养文明的生动实践正蓬勃展开。2024年,“书香扬中”建设稳步向前:举办“弘扬耕读文化助力乡风文明”农家书屋示范推广活动,建成50余个邻间书舍、楼道图书角等微阵地;推出“书香里的扬中”微视频12期,以镜头记录城市文化脉络;“爱上古诗词”项目获省级公益阅读推广活动认证,通过诗词朗诵、文化讲座等形式,吸引超3万人次参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副主任姚青介绍,今年,“书香扬中”全民阅读主题宣传活动以“书香有‘AI’,阅读有光”为主题,将阅读推广与科技赋能相结合,更是发布“银铃共享,阅读人生”“耕读传家久,书香赋振兴”等11个重点阅读项目。

每周六晚,市文化广场成为市民的“文化客厅”。自4月启动的“周周演”系列活动已举办12场,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超2万人次。活动融合锡剧《郭克生》巡演、非遗“九狮图”展演、文明婚俗小品等多元形式,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艺术表达。市博物馆推出“田野少年”研学项目,带领青少年走进企业、乡村,通过“行走的课堂”传承“四千四万”精神,该项目被列入江苏省文博场馆研学游精品线路,三年来惠及1000余名学生。在社区层面,“四礼四德”主题活动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传递文明新风。长江花城社区的“文明赶集”提供健康义诊、政策咨询等便民服务,新联社区的“浓农集市”通过趣味问答普及文明知识,全年累计开展社区行活动58场次,覆盖群众4万余人。建设社区组织党员开展“礼润初心”主题活动,通过参观村史馆、参与产业交流,将四礼四德教育转化为具体实践。

文化惠民没有终点。姚青表示,我市正以书香为纽带,以实践为桥梁,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群众可感可触的幸福体验,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风尚浸润岛城,让文明之花在江洲大地绚烂绽放。未来,随着“银龄共读”“红领巾评审团”等新项目的推进,这座城市将继续书写文化惠民的精彩篇章。

□ 张梦娇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901980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7828109 本月:352255 今天:14393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