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夜游新安江 下一条:苏超哨响 文思飞扬
上海闲情寄
  2025-07-28

□ 朱锦才

前不久上海办事,周五抵达,夹住周六、周日两天闲暇,信步走进孙中山故居及周公馆,观之感之记之。

参观孙中山故居

从上海瑞金医院出东门到思南路,北拐即到香山路孙中山故居。当年这里是法租界,名莫利爱路29号,今为香山路7号。100多年前,孙中山和宋庆龄就住在这。

寓所不大,一个小院,2层小楼。虽然,当年楼主已逝,但小楼依然保留着原貌。参观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伟大的革命理想,使孙中山和宋庆龄走到了一起。1915年9月底,孙中山与前妻卢慕贞协议离婚。同年10月25日,孙中山、宋庆龄在日本东京订约结婚。是年,孙中山49岁,宋庆龄22岁。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婚姻生活是甜蜜而充实的,他们相依相伴、相携相助。

1918年6月,孙中山、宋庆龄入住莫利爱路29号寓所(即现在这幢小楼)。此后,他们在这里过上了相对稳定的家庭生活。宋庆龄悉心照料孙中山的日常起居,是中山先生忠诚的生活伴侣。1922年秋,孙中山在上海寓所题赠宋庆龄联句:“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

1924年11月,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宋庆龄陪同北上。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溘然长逝。留下遗嘱一份:余因病不治,家产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

孙中山和宋庆龄这对革命夫妻,风雨同舟,砥砺前行,共同走过了10年艰难顿挫而又奋斗不止的革命征程。失去伴侣的宋庆龄,回到上海莫利爱路寓所。

走在孙中山故居,仿佛走进了他们的情感世界,走进了那段历史。

走进周公馆

周公馆,坐落在上海市黄浦区思南路107号(今73号)。这是1946年5月~1947年3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对外称周公馆(周恩来将军寓邸)。

周公馆,现为红色参观基地。周公馆,为一幢3层小楼;一个院落,地面铺上了绿草坪。院落右侧塑有一尊周恩来雕像。左侧有车棚及当年周恩来座车一辆,车牌“国51679沪”。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建设新中国。但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援助下,积极准备内战。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与国民党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5月,随着国民党政府回迁南京,周恩来、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团亦迁至南京,继续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同年6月,中共代表团在租用的上海马斯南路107号(今思南路73号)设立办事处。

1946年10月21日,周恩来、李维汉等由上海飞赴南京参加正式谈判。但国民党方面拒绝无条件停战,致使谈判中断。同年11月15日,国民党单方面召开非法的国民大会,关闭了和谈大门。同月19日,周恩来返回延安。

此后,办事处改作联络处。1947年2月底,国民党上海当局无理限令办事处成员撤离上海。董必武率领留守周公馆的最后一批成员,3月5日撤离上海。

周公馆保留了当年周恩来及中共驻沪办事处工作人员的生活、办公用品,及革命斗争的历史资料。

周公馆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斗争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前进。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902010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7828418 本月:352564 今天:14423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