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鹧鸪天·溽暑 下一条:我的读书故事
跨越千里的文墨之交
  2025-07-15

□ 赵鹏

在时光的长河中,人与人的相遇仿佛是被命运精心编排的故事。四年前的夏天,我与扬中作协副主席孙蔚斌先生的相识,宛如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时,孙蔚斌先生在我的家乡中国苹果之乡、文祖仓颉故里——陕西省白水县医院挂职。初次见面,当得知我们都对文学有着浓厚的热爱时,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文学,这个神奇的纽带,将两个原本陌生的灵魂紧紧相连。我们一有机会就在一起畅聊各自喜爱的作家、作品,分享着对文学创作的感悟与思考,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在白水的日子里,孙蔚斌先生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挂职工作,更为白扬两地的友谊搭建起了坚实的桥梁。扬中的文友们纷纷来到白水交流,而我们县文联与作协的领导也踏上了前往扬中的交流之旅。在这一来一往中,两地的文化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也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

记得前年烟花三月,我怀着满心的期待,专门载着妈妈踏上了前往扬中的路途。彼时,孙老师正在浙江出差,当他得知我要来的消息后,竟专门提前结束行程回来接待我。这份情谊,怎能不让人感动?在扬中,我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旅程。孙老师热情地带着我品尝当地特产河豚鱼,那独特的美味至今仍萦绕在舌尖;我有幸结识了友谊集团董事长,在交谈中感受到了扬中企业家的魅力与情怀;还参加了人民医院的读书分享会,在书香中领略到了扬中浓厚的文化氛围;更走进当地农家,领略了独具特色的农家风味,每一处风景、每一种味道,都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虽然在扬中的时光仅仅只有短短几天,但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自那次分别后,距离并没有隔断我们之间的情谊。电话、微信成为了我们交流的纽带。在无数个闲暇的时光里,我们通过文字、语音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探讨着文学创作的新灵感。

临睡前读到孙老师在扬中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文章《退休也是不期而遇的成长》,得知了他的近况。他被医院返聘,继续发挥余热。临近退休之际,通过评审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成为了会员。这是对他多年来文学创作的高度认可,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更让我钦佩的是,退休近一年来,他并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反而更加深入地走进现实生活,坚持文学创作。他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钱俊梅先生合著了20余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路是这样走通的》,与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曹纪平、镇江市作家协会会员周树新合著创作了12余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瓜瓞绵绵》。更令人欣喜的是,两部作品均荣获镇江市2024年度重大文艺创作生产项目。此外,他个人的第二部文学专集《无边岁月》也已完成审稿,即将付梓印刷。看着孙老师在文学道路上不断前行、收获累累硕果,作为文友,我对他笔耕不辍的精神充满了钦佩;而作为兄弟,我更是为他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孙老师那句“期待老弟再下扬中”,饱含着深深的情谊,让我热泪盈眶。如果有时间,我一定要再次踏上前往扬中的旅程,去看看孙老师,去重温那段难忘的时光,去续写我们跨越千里的文墨之交。我相信,这份情谊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醇厚,如同陈年佳酿,历久弥香。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935366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8175440 本月:699586 今天:7542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