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小张的“零距离”群众工作法 片区村民都存着她的手机号码 |
|
2025-04-29 |
|
4月16日早晨七点,油坊镇太平村的乡间小路泛起薄雾,村干部张沾已经沿着河道仔细巡查。担任村干部13年来,这位被村民亲切称为“小张”的80后女干部,用日均一万步的坚持,走出了一条“零距离”的群众工作法。
沾着泥的运动鞋,一个装满了宣传材料的帆布包,还有手机里随时记录的备忘录——这是张沾的“巡村三件套”。当手机计步器定格在1872步时,张沾已经来到太平村万安片区的河道边,她打开手机摄像头记录下河道的现状:河道边出现了杂物,需要清理。
张沾负责的万安片区范围广,有近265户村民,常住人口810人左右,为了节省时间了解到更多村民需求,张沾总是骑着电动车挨家挨户走访。
电动车的电量还剩两格,计步器的数值却执着攀升。今天张沾要将村中妇女的两癌筛查体检通知到位,还要时不时地张贴宣传通知书。拐进村民小组的第4365步,张沾看到陈桂芳老人早守在自家的院门口。“小张来啦!”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抓住了张沾的衣袖。张沾与老人交谈着,问起老人行动不便的腿,老人摆摆手:“没什么要紧的!我就想着你来看看我!”这是本月第3次入户,屋檐下的20分钟,计步器定格在4399。而这20分钟里,张沾始终保持着弯腰倾听的姿势。
日头爬上树梢时,计步器跨过5000大关。张沾巡村遇上村民老李,过问起他残疾人资格申请的事:“您别忙了,回头我帮您问问清楚!”话音刚落,手机在此时震动,屏幕跳出前段时间村中一生病住院村民的短信:“谢谢你小张,帮我把住院的保险理赔办妥了!”张沾长舒了一口气。在张沾负责的万安片区,每个村民手机里都存着张沾的号码,张沾的手机里也有着村民们的号码,除了村民的号码,在她的手机里,还有一个“民生服务联盟”,里面有水电工、农技员等人的号码。
临近中午,在村委会走廊,张沾捧着上午村民反映的问题同同事讨论。在满是扬中本地口音的话语中,张沾来自徐州的普通话口音显得有些突出,“我刚来村里那阵,村里老人多,讲的基本都是方言,我讲的话她们也听不懂,可愁人了。”张沾回忆说,为了尽快和村民沟通顺畅,她“厚着脸皮”天天跟在同事旁边听他们说方言,在家里也让家人和她说方言,终于从一个需要翻译的新人,变成了能听懂“亚上(夜晚)”的“自家人”。
晚霞映照在屏幕上的计步器,张沾正俯身在村中麦田,随着指尖拂过麦穗,计步器的数字来到9716步,手机也新增了10多张作物长势图。不时有路过的村民和她聊家长里短。晚风拂过她晒得微红的脸颊,运动鞋边沾着新翻的泥土,一天下来,16公里车轮丈量、10000步民生走访。这个总说“脚底板下出实情”的女干部,正用步步真情,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写下最温暖的注脚。 □ 张梦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