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热线
热线  
上一条:秋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
从油墨到像素的敬畏与坚守
  2025-11-07

  

在等待中敬畏生长

光标在空白文档上规律闪烁,一如我此刻等待的心情。作为编辑,“ 等待”是常态。

初入行时,等待总让我焦灼。频繁追问记者“ 稿子到哪了?”直到一次民主生活会上,有记者直言:“ 请放平等稿的心态。”这句话点醒了我——原来等待的不只我一人。等待,本就是新闻生产不可跳过的一环。

这段看似“空白”的时间,实则是编辑创作的开始。如何让版面既美观又有吸引力? 标题怎样才精准?导语如何抓人? 我在等待中构思、酝酿。这段“空”,其实是充满可能性的“满”。它让我懂得:新闻不是机械的填充,而是需要呼吸与节奏的艺术。

几小时后,微信头像跃动——“稿子来了”。这时,我必须切换至另一种状态:心怀敬畏。敬畏文字,敬畏新闻。报纸方寸之间,堪称“寸金之地”。每一个字都需言之有物,每一处编排都应力透纸背。因为这些印在纸上的文字,将拥有穿越时间的力量,成为时代的见证。

当编发群里跳出“报纸清样”四个字,一天的等待终于落幕。但紧张并未消散,回家后手机从不敢静音,生怕漏掉一个关于版面的电话。这份紧张,源于敬畏——敬畏真相,敬畏读者。

清晨,当油墨清香的报纸送达读者手中,我们的节日在无声的版面上得到圆满回应。这,是一名编辑对记者节最庄重的致敬,也是对新闻事业最长情的告白。

□ 钟敏

从“慌张”到“从容”的进阶

2022年春节后入职至今,我的工作角色经历了两次关键转变。第一次是从“记者+微信小编”转为专职微信公众号运营,凭借已有经验,我顺利完成了过渡。真正的挑战来自第二次转变:从轮班运营“微扬中”和“扬中发布”,到固定负责“扬中发布”。两者定位与受众差异显著,初接重任,说不慌张是假的,多少有些硬着头皮上的忐忑。

我始终相信,“ 学习是最好的捷径”。为尽快胜任,我主动向周边优秀账号取经,将“南京发布”“无锡发布”等设为“特别关注”,利用空余时间研读。遇到适合“ 扬中发布”的内容及时转载,看到有创意的编排方式便随手收藏、借鉴消化。

自6月中旬以来的近五个月,我们一方面陆续推出“创二代”“扬中地名故事”“ 早安扬中”等新栏目,另一方面推动“三个一线”栏目实现常态化、有频次推送,收获了微友的积极反馈。推文整体阅读量稳步提升,评论区互动也明显增多。

如今的我,虽比初时从容了几分,但也清醒地认识到,离理想状态仍有差距。例如,对上级重大政策反应的敏感度有待加强,内容创意策划能力仍需开动脑筋,执行环节也需更扎实。未来,我将持续保持学习热情,不断拓宽视野、精进专业,与团队一道努力,让“扬中发布”成为更受欢迎、更有价值的平台。

□ 顾薇

与帧较真

与时间赛跑

在方寸屏幕之后,我们电视新闻后期合成人员,更像一群“新闻裁缝”。每天,我们将记者采制的片段、主持人播报、标题字幕、片头片尾,一帧一帧地“缝合”,最终拼成一档完整的新闻节目。飞针走线之间,剪的是画面,连的是事实,扛的是责任。

今年五月,单位搬迁新址,设备全面更新。面对全新的非编系统,熟悉的操作键位被复杂的多轨道界面取代,我们像老师傅突然换了一套陌生而精密的工具,连“穿针引线”都变得笨拙。新闻合成效率一时慢了下来,这场“ 工具革命”让我们清醒:设备升级不只是迭代,更是对专业能力的重新校准。

挑战面前,唯有迎头赶上。我们利用工余时间钻研操作手册,请教工程师,在周末无人的机房里反复练习。从生涩到熟练,每一个流畅转场的背后,都是成百上千次的尝试。

为了《扬中新闻》的准时播出,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一档新闻的合成,涉及采写、审稿、配音、剪辑、出镜、合成、审片等多个环节。我们合成人员,常需充当环节间的“桥梁”,穿梭沟通,确保流程无缝衔接。

作为新闻传播的“最后一棒”,我们深知安全播出的分量。工作中,我们调侃自己“强迫症”发作:口播反复听,画面逐帧看,字幕逐个对,音频精细调……仿佛总有声音在提醒:再检查一次。未来,我们这些“ 新闻裁缝”将继续

以帧为布,以键为针,在方寸屏幕间编织时代的真实图景。这份与细节较真、与时间赛跑的坚守,是我们作为新闻人最骄傲的成长。

□ 姚金美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653008644
位访问者
本年度:210157769 本月:10527755 今天:192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