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蛋糕店发现,以往作为“生日专属”的大尺寸蛋糕逐渐退居次要位置,小尺寸蛋糕已成为消费主流,无论是日常休闲还是小型聚会,都成了市民的首选。
在城西一家主打精致西点的蛋糕店内,菜单上标注着多款风味切块蛋糕可供选择:既有充满季节感的秋日限定栗子蛋糕,也有撒着细密糖粉的经典芝士,还有裹着醇厚可可粉的提拉米苏,单价在28~36元/个,满足不同食客的口味偏好。店员正忙着为顾客打包,“这样的小蛋糕每天大概能卖15块,像节假日这样的高峰期销量能翻倍。”
“我们家整块蛋糕尺寸可定制,从4寸到12寸都有,价格区间在85元到455元。”该店老板许轲向记者透露,最近小尺寸蛋糕卖得比较好,尤其是4寸和6寸蛋糕。她表示会主动建议顾客选小蛋糕:“现在生日饭局上,蛋糕多是饭后甜品,大家吃饱饭后,根本吃不下多少蛋糕,小分量蛋糕能最大程度避免浪费。”
许轲还观察到,进店顾客以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主:“很多人不买大蛋糕,而是点一份切块蛋糕,或是曲奇饼干、玛德琳蛋糕这类小分量甜品,再配杯饮品。要么坐在店里聊聊天,要么打包带走当餐后甜点,专门来买大尺寸蛋糕的人越来越少了。”
随着生活质量提升和消费观念转变,蛋糕的属性也在悄然改变,从“生日必备品”逐渐变成日常可享的“休闲小点”。正在挑选蛋糕的市民谢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只有过生日才会买蛋糕,而且必须是大尺寸的才够‘有面子’,现在不一样了,两个人吃买块切块蛋糕就很合适,人少的时候,买个4寸蛋糕既能过嘴瘾,又不会浪费。”她还提到,虽然近几年蛋糕价格比前几年有所上涨,但还是愿意为小尺寸蛋糕买单,“大蛋糕一次吃不完容易坏,小蛋糕既能满足想吃甜食的欲望,又能兼顾仪式感。”
(王萍 朱晏)
记者感言:小分量蛋糕不仅精准贴合了当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精细化追求,更蕴含着理性消费与健康生活的双重智慧,值得大力提倡。不过,要让小分量甜品的消费优势充分发挥,仍需每个人坚守理性消费的原则。部分人可能仍存在“买大蛋糕才够面子”的固有观念,尤其在生日、纪念日等特殊场合,即便人数少,也执着于购买大尺寸蛋糕。事实上,仪式感的核心在于情感表达,而非蛋糕尺寸,点上两根蜡烛的4寸蛋糕,同样能传递纪念日的温馨;分享一块精致的切块蛋糕,照样能拉近距离。因此,我们应摒弃“以尺寸论面子”的误区,根据实际人数和食用需求选择甜品分量,让消费回归理性,让每一份甜品都能带来愉悦而非负担。
□ 王萍 朱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