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产业经济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在经开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青年文明号”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活力密码,今年来,经开区青年人才以智慧与担当激活传统产业新动能,绘就港产城融合发展新图景。
青年人才对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层面,更在于其引领的思维革命与产业生态重构。经开区团工委将目光聚焦于产业升级、企业服务等核心领域,全力锻造“青年文明号”这一金字招牌,筑牢服务企业的坚实堡垒。通过制定优质高效的服务举措,开展扎实有力的创新实践,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的示范带动效应,让青年人才在各自岗位上绽放光芒。
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星河集团“青年文明号”团队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以敢为人先的闯劲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投身于关键技术攻关,围绕产品性能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等开展专项研究,成功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以卓越的技术实力与产品品质,擦亮了“专精特新”金字招牌,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标杆;兴隆社区青年工作者创新建立“网格化服务矩阵”,通过搭建校企人才直通车、组建矛盾调解智囊团,累计解决企业用工缺口超100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70余人,既纾解企业用工难题,又构建和谐发展环境,实现产业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目前,经开区已培育形成覆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社区服务等领域的12支“青年文明号”先锋队伍。这些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青年集体,既在产业转型中勇当开路先锋,也在服务发展中甘为铺路基石。他们以躬身实践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在产线车间开展技术革新,在田间地头探索致富路径,在楼宇社区优化营商环境,共同勾勒出经开区青年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立体图景。
下一步,经开区团工委将持续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内涵,实施“青苗培育”“青创护航”专项行动,构建全链条育才机制,通过组建青年智库、设立创新工坊、搭建竞赛擂台,让更多青年人才在产业升级主战场挑大梁、当主角,将“青年文明号”打造成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引擎”,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更强青春动能。
(崔瀚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