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宠物管理话题备受关注。近期,记者走访市人民医院发现,入夏以来我市宠物伤人事件进入高发期,医院急诊外科每日接诊被猫狗咬伤或抓伤的市民达10至20人。
在急诊外科门诊,市民吴女士(化名)正因被自家宠物猫咬伤伤口挂水消炎。她告诉记者:“就算家里的猫按时打了狂犬疫苗,我还是不放心,必须自己也接种才踏实。”吴女士仍心有余悸。市人医急诊外科主治医师韩振说,狂犬病“可防不可治”,感染发病后致死率极高,夏季动物伤门诊接诊量远高于秋冬季节。“被动物抓咬伤后,无论伤口深浅,都不能心存侥幸。”韩振提醒,需第一时间规范处理伤口,根据狂犬病暴露等级使用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同时做好破伤风预防。
记者从“健康扬中”公众号获悉,为方便市民接种疫苗,我市多家医疗机构均开通了便民预约服务,包括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三茅街道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茅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新坝中心卫生院、兴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油坊镇卫生院、八桥中心卫生院、西来桥卫生院均可提供狂犬疫苗接种服务。其中,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更是24小时接诊,保障市民随时能接受处置。数据显示,我市每年因宠物(尤其是未规范管理的宠物)咬伤、抓伤而接种狂犬疫苗的市民数量庞大。仅市人民医院,2024年累计接种总人次达3875人,累计接种狂犬疫苗15663支;其中因犬咬伤或抓伤接种的达1962人,占比高达50.6%。
医生提醒:无论伤者是儿童还是孕妇,无论伤人动物是家养宠物还是流浪猫狗,即便动物已接种狂犬疫苗,都绝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生暴露,需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完成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最大程度降低健康风险。
(孙华丽 邹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