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秋临近,我市各大商场、水果店的月饼专柜前渐渐热闹起来。货架上,既有包装简约的散装月饼、麻饼,也有设计精致的礼盒套装,中秋礼的模样各有不同,可那份“记挂对方”的暖心意,始终是不变的底色,也勾勒出今年中秋市场最鲜活的消费图景。
柒柒鲜果门店内早已布置好浓厚的中秋场景,营造出团圆氛围。“礼盒装买来送礼送长辈的会比较多,也有单位买来发福利,我们有代写贺卡的服务;自己吃的话大多会选择散装月饼。”经营者郭谦介绍,店内的混搭礼盒成为销售主力,价格区间集中在200元到400元不等,既能满足消费者对月饼的核心需求,又能搭配其他鲜果或特色产品,兼顾实用性与性价比。
通达商厦手工月饼的摊位前,经营者林爱英对消费者偏好有着清晰的认知。她表示,年龄较大的人群偏爱麻饼,传统的口感与味道是他们坚守的“老情怀”;而年轻群体则更青睐鲜肉月饼、奶黄流心月饼这类口味新颖、符合当下流行趋势的产品,追求味蕾上的新鲜体验。林爱英介绍,在本地的中秋送礼场景中,麻饼与月饼的组合十分常见,两者各占一定比例,其中老式麻饼凭借深厚的情感附加值,成为传递心意的重要选择,让“老味道”在中秋礼单中占据一席之地。
超市的月饼礼盒消费则呈现出不同年龄层面的消费思考。通达商厦超市的经营者钟德军观察到,高档月饼礼盒的主要消费场景是年轻人购买后送给长辈,精致的包装与优质的品质成为孝心传递的载体;而年轻人自购或相互赠送时,则跳出了“只选月饼”的固有思维,更注重商品的多样化,会搭配燕窝粥、蛋卷共同购买,对月饼礼盒的“高颜值”需求相对较低,实用与性价比成为首要考量。
市民王女士的消费选择,更是普通消费者需求的缩影。她分享,自己会选择买麻饼送给长辈,看重的是符合长辈口味与背后的情怀;也会考虑礼盒装送人,因为精致的包装如同“团圆礼盒”,喜庆的外观能让收礼人直观感受到送礼人的讲究与心意,让礼物承载的情感更易传递。
中秋市场的消费选择,从来不止于“买什么”的简单决策。从鲜果店的贺卡服务到手工摊位的口味传承,再到超市的多元搭配,每一份产品背后,都是对不同人群情感需求的回应。这些带着温度的选择,让“团圆”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融入味觉与心意的具体表达,也让这个中秋的消费市场,充满了人情味儿。
(王萍 朱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