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坊镇邻丰村的巷道深处,陈杰与唐丽娟夫妇的庭院宛如一方嵌在烟火里的璞玉:前院果树垂枝孕着四季,后院曲径通幽藏着巧思,更动人的是敞着的院门、笑着的招呼——这座“最美庭院”,不仅是夫妻俩的生活容器,更盛着邻里间的温情。
前院:
果树成诗,结满岁月况味
穿过竹篱旁的小径,前院的石榴树率先勾勒出季节的轮廓:青红相间的果子坠在枝头,几盏红灯笼随枝桠轻晃,像提前备好了秋日的喜庆。唐丽娟抬手碰了碰枣子树低垂的枝桠,青枣密密麻麻挤在叶间,“等秋末变红,这枣子就更甜了!”她笑着说。
香橼树的青果藏在浓绿里,隐约透出清甜;红枫的叶片刚染上浅金,树腰系着的红串灯,让夏末的过渡多了几分热闹。这些果树是夫妇俩的“老伙计”:春日守着花开,夏日盼着果熟,唐丽娟总说,“给它们浇水时,就像在和岁月聊天。”
后院:
匠心里的“无界园林”
转至屋后,后院宛如被施了一场园林魔法——航拍视角下,蜿蜒的石板路如银带串起假山、云朵状灌木与丛丛新绿;修剪精美的造型松枝桠弧度恰好,连石板缝里的杂草都被剔得干净。
“这棵树请师傅修了三回,现在看,总算有了‘松影入窗’的意趣。”陈杰指着造型松笑道。专业设计的景致里,藏着夫妇俩的细致:假山旁的蕨类错落成景,绿篱沿石砌边缘修得齐整,陈杰每天绕院两圈,“夏天浇花浑身是汗,但瞅着叶子发亮、树影舒展,比啥都开心。”
敞着的院门
留着热闹的缝隙
暑气最烈时,陈杰握着水管给绿篱浇水,水珠溅在石板路上,转瞬被暑气蒸干。“定期请师傅修剪造型,自己也得盯着浇水、除虫。”他抹了把汗,语气里却满是乐意,“院子漂亮了,不光我们住着舒心,更想让邻居路过时能进来瞅瞅——好景致得有人看才热闹。”
唐丽娟接过话头:“后院没围围栏,院门也总敞着,就是没把大家当‘外人’,想让大伙儿随时能进来赏赏景、透透气。”可农村人素来讲究“礼道”,路过时多是站在院外远远瞅着,笑着夸两句“你们家院子真好看”,却少有人主动迈进来——总觉得“这是别人家的花园,冒然进去不合适”。
遇上这样的邻居,唐丽娟常会笑着递过话:“进来歇会儿呗,看看这造型松的枝桠,不碍事的。”在她和陈杰心里,这座庭院从不是“私地”,而是愿意和邻里分享的小空间——景致再美,若能有人偶尔驻足聊聊树、说说景,日子里的烟火气,也会更暖几分。
□ 奚嘉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