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人民医院院感科副主任护师李春娣、产科副主任护师王丽萍,以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控科副科长陈艳结束了为期一年的援陕工作回到家乡,整整一年时间,她们在千里之外的土地上,用专业与奉献默默“耕耘”,交出了一份精彩的跨省守护“答卷”。
作为院感专职人员,李春娣深知院感这道“隐形防线”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去年8月,初到白水县医院,李春娣便遇上该院“二甲”复评的关键节点,于是她迅速调整好个人状态,及时依据国内最新标准修订完善了白水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让每项工作有章可循。
日常工作中,李春娣坚持“月有计划、周有重点”,并经常深入临床科室督查,在走访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通过废除治疗盘垫单避免二次污染、规范供应室消毒物品配送流程、整改口腔科水路清洁问题……有效解决了白水县医院院感工作中的几大痛点。
“其实都是平凡的工作,我能做的就是多观察、多聆听,并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李春娣说。朴实话语的背后,其实是她“于细微处护安全”的坚守。记者了解到,在援陕期间,李春娣还积极开展多重耐药菌防控、手卫生等培训,组织全员考核及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全院感控意识。
“刚到时我还有点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当地医院的领导特意让食堂熬了小米粥给我喝,特别感动。”提到援陕经历,另一位去到白水妇幼保健院的王丽萍表示,“身体虽不适,但初印象很温暖。”如此照顾下,王丽萍很快克服了地域差异,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她事无巨细,从优化流程切入,引入SBAR交接班模式,规范口服药发放、入出院接待等流程,制定产科健康宣教目录,全方位提升护理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孕产妇享受优质服务,王丽萍积极推广新生儿沐浴、抚触项目,并指导开展导乐分娩、适度保护接生等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能加快产程、降低会阴侧切率,更能让产妇感受温暖。
曾有一位产妇宫缩时疼得厉害,她得知后进产房陪着待产,为产妇实施了自由体位,通过改变体位、骨盆摇摆、坐导乐球,以及穴位按摩等措施,产妇疼痛减轻,后期顺利分娩,家属对她感激不已,“产妇分娩结束后我才感觉到累,但听到对方的感谢时,我心里是真开心。”王丽萍表示,援陕期间,这样的“开心时刻”嵌入了她的日常工作。
与李春娣、王丽萍同期援陕的陈艳,则在白水县疾控中心职业卫生监察科书写了别样的篇章。“短期帮扶靠输血,长效发展需造血。”陈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她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迅速梳理出当地职业卫生监察存在的专业人才断层、设备陈旧、企业主体责任缺位的三大困境,为此,她以江苏“智慧监管+精准防控”模式为蓝本,结合白水实际,将江苏先进经验倾囊相授。同时她还通过“讲解—示范—考核”闭环模式,为白水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专业队伍。
援期虽满,但千里同心。从扬中到白水,这样的“跨省守护”一直在接力:2020年至2024年,我市卫健委共派出38人支援新疆、西藏、陕西;2025年,选派的市人医、市中医院、市疾控中心等6位“卫健人”已经赴陕西白水,开启了他们新一轮的帮扶征程。
□ 匡雪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