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上一条:一个老旧小区的自治重生记 下一条:李莉珺督办市政协重点提案
“党建+新业态”的扬中答案
4000名新就业群体的“城市融入记”
  2025-08-14

  

暮色渐浓,我市街头的“流动风景线”却依然忙碌:身着工装的外卖骑手穿梭在楼宇间,快递车辆在驿站前有序装卸包裹,网约车司机也在等待乘客……近4000名奔波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新就业群体,既是新业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基层治理的新兴力量。

随着我市“扬情暖新、新心向扬”行动全面启动,一场以党建和发展深度融合的暖“新”行动正在铺开——从“歇歇脚、喝口水”的暖新驿站,到量身定制的权益保障方案,再到引导参与基层治理的“轻骑兵”志愿服务队,扬中用桩桩“新”事,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推动城市与新业态从业者的“双向奔赴”渐入佳境。

红色聚力

“新”心归巢向暖扬

连续两年“616”集中报到服务活动中,长江花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新就业群体“回家报到”的温馨场所。“小陈,天气热,赶紧喝口茶水缓会。”“老张,这里手机可以免费充电,快别到处找插座了。”党员志愿者们穿梭其中,红色马甲在人群里格外亮眼。

为确保活动长效化,长江花城社区建立了积分奖励制度,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服务可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享受社区便民服务优惠,还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政策宣讲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00多名新就业劳动者完成社区报到。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暖“新”工程,推出了暖“新”专员、暖“新”驿站、“四季暖新”等服务;行业党委联合平台企业开展集中走访,将组织根系、关心关爱延伸到神经末梢。截至6月,已成功打造52个暖“新”驿站,开展常态联系、定期走访等118次。

此外,扬中创新设立新就业群体关爱基金,并“一月一主题”开展“童心画祝福、暖新形象绘”作品征集、快递员职业技能大赛等新兴领域党建群建特色活动。

微处用情

“新”事落地暖人心

四川大山里走出来的19岁彝族姑娘阿克阿罗说:“善意是我来扬中后的第一感觉。”

从刚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城市里乱撞,到每日能送出近40单外卖。这其中:同事们传授的“小窍门”,行业党委、社区提供的“小服务”,让她渐渐找到了方法、站稳了脚跟,现在她还当起“新伙伴” 的向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了“第二个家”。

围绕新就业群体就餐、通行等需求,我市不断拓展关心关爱新路径。依托镇、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商圈等阵地,实施“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基层站点建设”专项行动,实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全覆盖。此外,由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梳理新就业群体需求清单,绘制新就业群体友好型小区指引图,完善骑手配送线路、专属停车区域等服务。同时,提标升级吾悦广场友好商圈建设、绘制暖“新”地图,将爱心商户、暖“新”驿站等场景上线平台软件、导航软件,一键提供站点服务清单和定位导航,精准推送给新就业群体。

党建赋能

“新”力迸发创共荣

“平时走街串巷,对社区情况熟悉,能帮上忙的地方一定尽力!”快递员赵星说,由于职业特性,他们对社区环境、居民需求有着天然的敏锐度。在送货途中发现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问题时,可以及时通过社区微信群反馈。

这样的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2024年以来,近50名新就业群体代表参加到志愿服务中,今年又有6家平台企业整建制参与。由快递员、外卖员等组成的“轻骑兵”志愿者队伍里更是主动担当“民情前哨”。“饿了么”扬中站站长林先锋告诉记者:“平时送餐过程中,我们就会留意哪家店的卫生不合格,只要时间允许,都会和平台报告。”

当前,我市正逐步建立“小哥—站点—党支部—行业党委”诉求收集、办理、反馈机制和直接联系新就业群体制度,整合各方资源支持基层站点建设,推动人员力量下沉参与站点管理服务。

“我们将以‘扬情暖新、新心向扬’党建品牌塑造为牵引,深入推进服务管理、利益协调等工作,力求将‘新生力量’转化为推动‘五个岛城’发展的‘有生力量’,共同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马意俊说。

□ 冷旭颖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60255112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51499941 本月:4024087 今天:854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