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越来越多高端酒店撕掉“高冷”标签,餐饮市场刮起“亲民风“。在扬中,从高端酒店到街边馆子,纷纷用平价套餐、外摆卤味拉近与市民的距离,引得市民排起长队。
中午11点,记者走进扬中菲尔斯金陵大酒店的中餐厅,看到昔日主打商务宴请的包厢里,如今坐满了带着孩子的家庭客。记者在菜单上看到,酒店7月中旬推出的亲民套餐颇为亮眼:198元套餐包含酸菜鱼、柠檬游水虾、青椒小炒肉等菜品,明确标注“供3~4人食用”;358元套餐则升级为8道硬菜,适合5~6人聚餐,其中番茄秧草圆子、肉末水蒸蛋等都是本地食客爱吃的家常菜。
“每天预定差不多十桌,周末要提前两天订。”市场部销售经理蔡爱萍翻着预订记录说,推出套餐前,不少市民会觉得“大酒店贵不敢进”,现在我们通过性价比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正在用餐的张女士一家四口就是回头客:“商场餐馆人挤人,这里环境好、服务优,食材新鲜度有保证,很有性价比。”
如果说大酒店的转型是“俯身”,街边餐馆的外摆则更是“接地气”的主动出击。位于我市祁家路幸烩私房菜门口,傍晚四点刚过,四张折叠桌就支了起来,穿围裙的饭店主厨程龙边忙着张罗往来顾客,边告诉记者:“我们从7月底开始外摆,现在熟客都进群了,每天三点多备菜,营业额在每天两三千元左右。”外摆现场,菜品依次排开,宛如一场小型的美食展览。麻糕2元一只、烧肉圆10元三个、土匪土豆丝10元一盒……亲民的价格让市民毫不犹豫地加入排队大军。
马路对面,另一处卤味餐车前同样排着队。这处餐车正是身后沁园楼饭店为应对市场变化推出的外摆项目。饭店负责人耿炜向记者解释了推出的缘由:“眼下餐饮生意不好做,我跑了多地学习后,想着另辟蹊径——专门做了‘大炮卤味’这个品牌,把老家西来桥的特色卤猪蹄、卤鸡带到市区来。”他坦言,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开源”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拓展业务留住饭店员工。谈及经营状况,耿炜语气轻快:“目前销售情况挺稳的,不少顾客成了回头客。大家都说味道正,加上我们这儿环境干净卫生,复购率一直不低。”
记者观察发现,扬中餐饮业的这股亲民风潮正愈演愈烈,不仅限于上述案例。许多高档宴会酒店也纷纷推出自选早市、低价团购等举措,更多餐饮主体正积极转向大众市场,寻求与市民日常生活的深度链接。
□ 冷旭颖
记者感言:“酒店标准、街头价格”的模式,正是我市“外摆经济”蓬勃生长的生动缩影,其背后始终呼应着餐饮市场对大众消费需求的精准捕捉。但外摆也考验着餐饮人平衡的智慧:既要接住街头的人气,又不能失了门店的品质;既要让客人感受自在,又得守住安全与秩序的边界。唯有在放开与规范间找到支点,让外摆既不添堵交通,又不失洁净底色,才能真正成为激活消费活力的“民生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