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夏日炎炎,暑意正浓,太平村的十余名青少年却满怀热情,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探寻历史脉络,传承文化薪火”文博研学之旅。近日,由太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科普服务站、校外辅导站、妇联、关工委联合策划的这场活动,不仅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亮色,更在他们心田悄然播下了文明的种子。
活动伊始,校外辅导站志愿者就为孩子们带来了“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宣讲。志愿者的讲述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将孩子们带回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你们知道吗?扬中也曾是抗日的重要战场,无数先烈就在这片土地上英勇战斗。”听到这里,学生唐舒苒忍不住轻声对同伴说:“原来英雄离我们这么近!”当讲述到先辈们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故事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宣讲在孩子们心中深深种下了“铭记历史、坚定理想、勇敢追梦”的信念。
走进市档案馆,仿佛打开了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卷。在尘封的革命家书前,孩子们驻足细读。“‘家中一切安好,勿念。吾当以死报国!’……这封信写得太感人了。”学生姚馨菲指着
展柜中的家书,声音有些哽咽。字里行间流淌着先辈对家国的赤诚;泛黄的根据地档案,无声诉说着艰苦岁月里的不屈抗争;一张张真实的图片影像,鲜活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孩子们屏息凝视,指尖轻轻划过展柜玻璃,仿佛与先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发黄的纸页,当年可能就是革命火种啊!”带队老师感慨道。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先辈们为民族解放、新中国诞生所付出的热血与青春。
“老师,这个像船一样的东西是做什么用的?”一个孩子好奇地指着古老的农具问道。“这叫‘罱泥船’,过去农民伯伯用它从河里捞取淤泥肥田,是我们水乡智慧的结晶哦。” 在市博物馆,讲解员娓娓道来扬中“聚沙成岛”的传奇历程,细致介绍本土的乡土文化与独特习俗。孩子们围着展柜,从古老的农具到精美的非遗展品,从模拟的岛屿沙盘到详实的文字介绍,一步步探寻着家乡的发展足迹。
这场浸润式的研学之旅,是太平村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社会大课堂”与“校内小课堂”有机融合的有益探索。实物印证中,孩子们的文化基因被悄然唤醒;史实见证里,浓浓的爱国情怀在心中筑牢。未来,太平村将继续深挖乡土资源,创新活动形式,让文明实践的成果真正成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沃土,助力他们成长为有文化自信、有历史视野的时代新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张梦娇 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