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夜幕降临,暑气稍退,老县中操场此时却逐渐热闹起来,成为市民夜间锻炼的热门场所。
傍晚七点过后,操场内人流渐多。跑道上,不少市民挥汗如雨,坚持锻炼;球场中,青少年在昏黄灯光下激烈对抗;场地周边,还有三五成群的散步人群谈笑而行,形成一幅夏夜健身的生动画面。
“白天工作忙,只有晚上有空出来活动活动。虽然天气还是热,但出一身汗特别畅快。”刚完成五公里跑步的市民孙扬扬表示,夜间运动成了他保持健康、释放压力的首选方式。
不过,市民在享受锻炼乐趣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公共设施的改进建议。其中,“照明不足”是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跑步影响还不大,打球时光线太暗,有些地方几乎看不见球。”市民陈扣娣希望能增设灯杆或更换高亮灯具,进一步优化夜间运动体验。
同时,操场安全秩序也值得关注。记者蹲点发现,入口处非机动车停放混乱,有市民甚至骑车进入操场,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儿童较多的时段,更需加强管理、规范引导。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人流密集,夜间操场整体环境保持良好,跑道整洁、草坪干净,体现了市民良好的文明素养与公共意识。
(景熙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