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高温,市民积极避暑的同时,家中宠物也面临中暑风险。记者走访多家宠物医院发现,因中暑前来就诊的宠物数量明显上升。兽医提醒,市民在高温时段要避免遛宠,并需时刻留意宠物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中暑征兆,确保宠物科学避暑。
在市区一家宠物医院,兽医徐军向记者介绍,近期接诊的宠物中暑病例明显增多,多数因主人疏忽,将宠物长时间遗留在阳台或在高温高湿厂区所致。他还说,体型较大的犬种像金毛、边牧、德牧以及短鼻犬法国斗牛犬、巴哥犬、英国斗牛犬等中暑风险尤其高,“猫狗主要依靠脚垫排汗和喘气散热,效率远低于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中暑。”
对于市民选择给宠物剃毛降温的做法,徐军提醒并非越短越好。哈士奇、萨摩耶等双层毛犬种,剃光毛发反而会破坏其天然隔热层,增加晒伤和皮肤病风险。科学的方法是适当修剪腹部和脚底毛发以助散热。
如何科学有效地为宠物防暑?徐军建议:“正常的选择早晚凉快的时间,避免阳光直射的时段来进行遛狗;其次狗的居住环境要选择阴凉通风的环境;再者要给狗大量喝水,因为狗靠舌头散热,通过喝水能降低体表温度,这样更容易避免中暑风险。”
徐军解释,宠物中暑属于热射病范畴,会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引发多脏器衰竭,危及生命。若宠物出现急促喘气、大量流涎、精神极度萎靡、呕吐腹泻、步态不稳甚至抽搐昏迷等迹象,必须立即送医或采取紧急物理降温措施。“小狗一般中暑之后会出现瘫痪这种情况,把中暑的小狗头部暴露在水面以上,身体全部浸润在水面以下,通过水温来给它全身系统性的降温,让它各个脏器温度没有那么高,避免各个脏器的衰竭。”徐军说。
(施周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