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了解到,因游泳后未及时正确处理,导致外耳道炎就诊的患者数量显著增加,医生提醒市民,夏日游泳莫忘耳部防护。
“最近每天都能接诊到十几例外耳道炎患者,大部分都和游泳有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张晓军介绍道,“患者普遍反映,游泳后耳朵出现发痒、疼痛、闷胀感,严重的还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甚至出现分泌物增多、发热等症状。”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患者因缺乏耳部防护知识,在游泳后未及时清理耳道或采取了错误的处理方式。市民李先生就因游泳后用棉签用力掏耳,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进而引发炎症。“当时就觉得耳朵有点不舒服,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李先生后悔不已。
张医生提醒,游泳前后的耳部防护至关重要。游泳前可使用专用耳塞,防止水进入耳道;游泳后,应及时将外耳道内的积水排出,可采用单脚跳跃的方式,使耳道内的水流出来,再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外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用棉签、发卡等尖锐物品掏耳,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此外,患有中耳炎、外耳道湿疹等耳部疾病的市民,应避免游泳,防止病情加重。“外耳道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张医生强调,“如果游泳后出现耳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盲目使用滴耳液或其他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陈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