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春夏交替的小岛街头,法桐树冠交织成翡翠穹顶,阳光透过层叠叶片在马路上洒下光斑。此时此刻,小岛正悄然启动一项突破性生态治理工程——首次采用“植缘”技术综合治理梧桐飘絮。
春日嫩芽初绽时满城新绿,盛夏浓荫蔽日送来清凉,深秋时节金黄叶片与灰白枝干交织成印象派油画。然而这份诗意背后,每年四至六月飘散的果毛,让市民又爱又恨。“骑车必须全副武装,家里纱窗两天就糊满毛絮。”在扬子路经营餐饮的王女士道出市民心声。
“就像给大树做节育手术。”治理项目技术员马新鹏用通俗比喻解释技术原理,“在花芽分化关键期介入,让树木维持营养生长状态。”据悉,本次治理选取江洲西路、同心路、扬子中路三个典型区域,对28棵法桐实施差异化施治。技术人员采用专利微创打孔技术,每棵树输入约50毫升药剂,创口面积小于指甲盖,确保树木健康不受损。据悉,该技术突破传统物理防治局限,采用树干输液法,在树体蒸腾作用下,药剂精准抵达生长点,通过调节内源激素水平,在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实现“花开不见絮”的生态调控。
按照治理规划,2025年完成首轮施药后,2026年春季将实现70%以上的花序抑制率,到2027年基本告别飘絮困扰。站在江州西路梧桐树荫下,市政园林工程处副主任陆军望着输液中的树木说道:“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自然馈赠,而是寻找人与树木和谐共处之道,当金色飞絮不再迷眼,法桐的浪漫才能真正融入城市肌理。”
(张梦娇 园林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