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本报讯 春管正当时,植保助丰收。当前,我市7万余亩小麦陆续开始抽穗,也是小麦赤霉病等穗期病虫防控的关键时间。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下沉一线,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坚决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控战,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一定要注意防治时间,要在早上九点以前和下午三点以后进行防治。”日前,在新坝镇丰乐桥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旁,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正在结合此处田块生长情况,向一边的种田大户讲解着 “一碰三防”相关的注意事项。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一处高标准农田约70亩,种植的小麦品种为镇麦15。今天是该大户进行小麦赤霉病防治的第一天,“我们家一共承包了600多亩地,现在用上无人机进行植保飞防,既精准又高效,只需在遥控界面点一点就可以了,预计三天就可以完成所有承包田块的赤霉病预防工作。”该大户表示。
对于当前全市范围内开展的赤霉病防治工作,市植保站站长常琳提醒广大农户,一定要抓住小麦扬花初期这一关键时期,主动出击、见花打药,扬花一块打一块,保证 “高效药剂一次不动摇”,5到7天后进行二次防治,若扬花期遇降雨,雨前用药效果要好于雨后用药。
此外,广大农户还可根据田间长势选择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刺激素以及适量磷酸二氢钾等叶面水溶肥混合喷雾,达到一喷多效,助力小麦达产提升。
(赵紫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