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朱菊华
江苏镇江名山众多,焦山、金山、北固山、南山撑起了镇江旅游线路的半边天,“要发财来镇江,镇江有金山;想长寿来镇江,镇江有南山”的广告词曾一度带动了镇江的旅游热。“水漫金山”的神话传说,“刘备招亲”的历史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辛弃疾的《北固亭怀古》更为历代文人赞叹。然距离镇江东侧30公里外的圌山在扬中人眼里很有亲和感,更有吸引力。它雄峙江浒,扼锁江喉,山巅有一座七层砖塔,名报恩塔,建于明代崇祯元年。我多年不登山巅,一时有拜谒报恩塔的冲动。
春节后的一个午后,寻找了一处最佳登山口登临圌山。从山脚至山巅,新建的木质栈道牢固又实用,登上山脊循栈道远望,山峰绵延,壑深谷幽,怪石嶙峋,竹林摇曳,古木参天。停歇栈道,极目四周,东侧是静卧于长江之中的扬中岛,如一叶小舟漂浮在江中,依稀可见岛上高楼林立,厂房整列,民宅鳞次栉比。西侧谏壁发电厂区域烟囱矗立,在四十年前它承载着整个华东地区的发电任务。南侧丘陵起伏,阶梯式农田里冬麦长势旺盛。北侧横跨长江的悬索公铁两用的五峰山大桥气势恢宏。
这座在江苏平原地带突兀而起的小山脉,对周边人很有吸引力,它带有浓浓的神秘色彩,据上辈人说在上世纪30、40年代还时常有狼出没。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也流传过游击队和日寇周旋的故事。日本鬼子入侵后曾用大炮瞄准报恩塔轰炸,但没能炸毁。老人们传神地说,宝塔下有金磨盘保护着,所以炸不倒。据说陈毅和管文蔚带队的新四军纵队还在此进行过抗日活动。
我的小学时代正值“文革”时期,春季的军训课老师就带领我们去登山。既是踏青也是锻炼,下山往往都是从后山绕一圈回到原地,途经破旧的韶隆禅院,当年残垣断壁,墙皮斑驳,也无香火,但路经此地心底总会升腾起一丝佛意,祈求庇护。现如今这座寺庙被修葺一新,虽不算千年古刹,却是香火旺盛。
这山坐落在原丹徒县,现隶属于镇江市经济开发区管辖。据说丹徒名称是有来头的,当年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见瑞气升腾,龙骧虎视,觉得此地有帝王之气,就命三千赭衣徒凿长冈改变地形气势,赭衣徒穿红衣,红色即为“丹”,丹徒名称由此而得。
在缺吃少穿的贫穷的年代,相比于扬中,丹徒县百姓生活略显富足,有山地可以自由开发,种植农副产品。靠近镇江交通便捷,可以用农副产品交换生活用品,红薯、萝卜可以填饱肚子不受饿。丹徒县域的大路、大港、谏壁镇是扬中人羡慕的好地方。大路的红薯、胡萝卜特别甜,可能是和山地土质有关,是扬中人解饥首选食粮,那时粮食不足,扬中人乘坐渡船来到圌山脚下,寻找当地人翻锄过的红薯地,找人家残弃的小红薯和胡萝卜回家充饥。后来大港又修建了一处国际港口,就业渠道变宽了,拆迁户住上了商住楼,更是吸引了扬中人的目光。我邻家有两姊妹同时嫁到大港,被乡邻们认为她们是找到了好婆家。另有三户人家举家迁往谏壁镇,在发电厂周边做些小零活谋个生存之道。在我二十岁生日那年,母亲说要为我做一件新棉袄迎接生日,我花了两毛钱渡江去大路镇百货商店买了一件心仪已久的布料,请裁缝师傅做了一件花袄,美滋滋地过了几个年头。
那时的扬中人过着缺吃少穿的生活,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菜粥碗里只见秧草不见米,面黄肌瘦,精神萎靡。人们把经济落后怪罪于圌山顶上的报恩寺塔,说那个塔是一只大毛笔,把扬中的好运给舔走了,甚至有人要到圌山顶上把那个塔推倒。几十年过去,如今修葺一新的报恩寺塔巍然耸立,人流如潮的登山者朝圣般涌向山巅,留影、远眺、观光。这座塔成为远近闻名的景观。宝塔的兴盛没有舔走扬中人的好运,扬中人用四千四万精神勠力奋进,建大桥、修大道、筑江堤,改变了贫穷落后的旧貌,如今的扬中企业兴盛,经济富足,百姓和乐。扬中人和大港、大路人共享这圌山福地,可见风水一说纯属笑谈。
登至半山,体力不支,坐山石上静听西林寺的悠悠乐音,看古银树虬枝盘曲。因为正月的缘故,香客蛮多,他们带着对生活的美好期盼,用彩绸将新的一年的心愿系在古树的枝头。
夕阳余晖中,从半山腰原路返回,回到圌山房车宿营地小憩,价格不菲的房车住宿馆和小木屋住宿馆既现代又古典,既中式又西化。一座精致的教堂外观还真有点别致,想进去看个究竟,但闭门落锁,无法入内,据说是营业性婚庆场所,闲人不得入内。“叠翠池”三字有点韵味,便顺着小池去探寻源头,原来它是山间溪流汇聚成的一条小河,后来经人工开发,拓宽成池。为营造风景,也为行人登山方便造起了一座“叠翠桥”,桥上排满了小吃点:关东煮、锅盖面、烤香肠、黄烧饼,摊点前人头攒动,生意兴隆。那个亦游戏亦买卖的 “圈套”店还真吸引人,想去一试,但觉得有失大雅,便告辞回家。
夜幕降临,依傍山势建起的温泉度假村亮起了灯火,山土的质朴和高雅的格局交汇,丝毫不显违和。圌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也拥抱着崭新的时代,回望暮色中的山影,这座山的故事将继续书写华章,我对圌山的印记将留在记忆深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