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金山学院在课堂上“正向输出”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精彩答题” |
思政课教育变现社会正能量 |
|
徐岚 2024-09-06 |
|
2004年9月1日,金山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堂思政教育课开讲,直至今日,2万余名学生接受思政教育,这是学校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正能量的“理论输出”,与之对应的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用行动“答题交卷”:36名学生因做好事被当地媒体报道;300余名学生走出校门赓续非遗文化,成为扬中非遗传承实践者;156名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9年爱心接力贡献 “暖力量”……思政课长线输出持续变现社会正能量,正成为金山学院教学创新的 “新时代答卷”。
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折射思政教育硕果
近日,金山职业技术学院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三茅街道兴华村古稀老人李香莲的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你们的学生是我的救命恩人!多亏他们的机敏反应、沉着应对,我在最佳时机得到了救护,我要衷心说声谢谢!感谢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李香莲老人在信中详细描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今年6月的一个下午,外出散步的李香莲因身体不适,晕倒在地。正巧路过的建筑与艺术系学生赵志博、汤峰、丁桐桐立即上前了解情况,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于户外温度高,在等候救援期间,同学们一边为老人撑伞遮阳,一边手动扇风,不停地与老人对话以免老人失去意识,直到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后,才悄然离开。
据悉,这并不是金山学子第一次展现新时代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良好风貌。去年2月,王玉创、李京惠扑灭山林明火;今年4月,不留姓名的3名同学捡到钱包主动联系归还……仅春季学期,学院已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表扬20余次,他们或送来锦旗或来电致谢。一所民办高校的学子为何能够频频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展现担当?这与学校多年来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密不可分。
近年来,学院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金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将思政教育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主题型课堂实践教学、沉浸型校园实践教学、体验型校外实践教学等方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的高度、深度和精准度,帮助当代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非遗融入思政教育
探索文化育人新路
银龙腾跃,雄狮竞舞。近日,在八桥镇永胜村,一场以“非遗进社区 文化永传承”为主题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正在举行。现场,来自金山职业技术学院舞龙队的学员们,在非遗传承人季正昕老师的指导下,或是击鼓敲锣控制节奏,或是高举龙珠引领走位,或是齐举龙身游走翻飞……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两条游龙起舞腾飞,依次摆出蝴蝶、莲花等造型,栩栩如生,引得市民游客拍手称赞。
“舞龙需要队员之间紧密的团结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舞龙的形态。”即将升大三的杜守龙同学在这个暑假选择成为一名“舞龙少年”,他向记者介绍,活动前,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紧张的排练:“因为我的力气比较大,被选作舞龙头,不过不管是龙头还是龙尾,每一棒都很重要,开学以后我也会和同学们分享这次舞龙活动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希望以后继续传承发扬这项‘非遗’活动。”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情,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金山学院立足当下思政课教学,围绕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着眼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思路,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在教学平台建设上,学院建立大学生文化艺术中心“金山美苑”、开设思政大讲堂、成立非遗舞龙队等,将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防教育、劳动教育、美学教育等融入思政育人体系。
此外,金山学院充分发挥校内红色记忆馆、扬中渡江战役纪念馆、陈履生博物馆群、张贤春家庭博物馆等阵地资源优势,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举办“古诗词里学思政”导学活动、“时事播报员”课堂实践活动、非遗扎染手工体验活动;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微宣讲”“红色故事我来讲”等活动,让师生们在参观、聆听、体验和讲述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
9年爱心支教路
青春之光点亮乡村
“老师,明年暑假你们还来吗?”这是安徽黟县宏村金家岭村的孩子们在志愿者临走前反复询问的一句话。近日,由金山职业技术学院26名大学生组成的圆梦志愿支教队,完成了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为期两周的支教之旅。从江洲岛城到安徽黟县,从校园课堂到田间地头,队员们关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大病救助、农村教育,传递爱的力量。
据了解,金山学院圆梦志愿支教队成立于2015年,当年,首批赴安徽黟县宏村支教志愿者的招募通知发布后,“为乡村教育贡献青春力量”便成为该校学生热议的话题。9年来,先后有156名金山学子、16名教师加入学院圆梦志愿支教队,共开展2次寒假支教、5次专项捐助、5次暑期夏令营活动,累计捐助物资3万余元,受益学生近千人次。团队曾5次荣获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并成功入选2024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
“书本上的知识与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看得见模样、听得清回响,而学生的志愿服务实践是最生动的思政教育素材。”金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铭表示,为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近年来,学院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核心阵地,紧贴各专业和职业发展实际需求,统筹规划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子走进乡村田间地头,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校内学生中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
无人机专业学生在农田里探索无人机测绘的奥秘,为乡村规划提供科学数据支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乡村文化墙上书写创意美画,建设美丽庭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巧用电商技能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促进农业增收……如今,金山实践志愿者的足迹遍布全国10余个城市、23所小学、40余个村庄。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守牢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徐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