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家乡的麻、夏布及其他 下一条:失花记
拜谒太平王氏宗祠
  2024-03-27

  □ 叶贵 正月初四下午,我和妻儿在长辈的陪同下,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太平王氏宗祠。寻根太平王氏之源,那“端伦祖祠戌山座太平,人杰地灵千秋鼎盛;世万公堂辰向朝峨峰,物华天宝万代荣昌”的对联赫然入目,将一个姓氏、一座山村与悠远厚重的历史融合在了一起。 南宋高宗绍兴三年,申甫公背负琴书,游历至龙泉,定居太平。他携子孙在此地立基拓土,成为太平王氏开基始祖。1999年春,新修的《王氏唐公族谱》记载着王氏族人在各个时期儒生、名宦、乡贤层出不穷。妻子是荣球公房第二十七世,从一到十二世仲杲公都是读书人。第三世承泰公,授湖广汉阳总司;第四世,世万公创建太阳堂祠宇。第十二世仲杲公,“赡文藻乡学,万年桥渡,以及五华书院,租石膏火”。《草林籍革命烈士英名录》记载,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七名端伦堂王氏裔孙成为烈士,其中伯祖父王锡祚是村暴动队队员,21岁在草林峨公寺作战牺牲,他们成为名垂千古的人民英雄,为王氏宗祠填注了一份红色基因,宗祠因子孙后代而蓬荜生辉。 世万公修建宗祠,荣耀祖先,在宗祠设家学,教育子孙。宋咸淳六年,他将太阳堂进行修缮扩大,更名为“端伦堂”。端伦堂从创建至1958年,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雨,于五十年代末期被拆。 2015年,宗祠理事会发出重建端伦堂的倡议,得到族人的积极响应。宗亲族戚踊跃集资捐款,出谋划策。2016年,宗祠奠基动工,历经三年精心建设,于2018年10月举行端伦堂进香火大典,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传承宗族文化凝聚宗亲力量新祠矗立在旧址上。 太平王氏宗祠坐北朝南,南北纵深狭长,颇具规模。前门宏伟庄严且大气,正门上方题写着楷体金字 “太平王氏宗祠”。飞檐与彩瓦辉映,古朴中彰显金碧辉煌。走进大门,两边各立四个石柱,石柱上篆刻着对联,彰显出文化底蕴,其中一幅对联是 “草长莺飞瑞霭盈堂祖德兴村寨,林丰竹秀祥云绕栋宗功护太平”。宗祠正中悬挂着《端伦堂》匾额,以示族人不忘祖宗功德和遗训。匾额下方是宗祠的核心部分,摆放着祖容像。《集资捐款鸿名榜》分布在两边,篆刻着王氏族人的姓名以及捐款金额,体现了王氏族人不忘祖恩、同心同德的团结精神。每逢除夕、大年初一等重大节日,族人都要在宗祠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瞻仰先祖仪容,慎终追远。 在长辈的指导下,子女点香、叩拜,他们有模有样,在祭拜的过程中,懂得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礼仪。祭拜结束,儿子激动地指着《集资捐款鸿名榜》说:“爸爸,这上面有你的名字!”同名同姓,怎么可能是我?当我看到姐夫的名字也在上面时,瞬间被长辈的良苦用心感动。神圣的殿堂中香烟缭绕,我们把所有的敬仰、追思、感恩凝聚在那一柱青烟中,那袅袅升腾的香火仿佛有了灵性,有一根看不见摸不着的线,牵动着我们,感化着我们的心灵。 这座质朴巍峨的宗祠,是家族传承的重要象征,是家族维系的重要纽带,成为凝聚宗族的无形力量。堂哥乔迁的宴席上,桌椅、木桶、碗都是来自宗祠,上面印着堂号。在这里,宗祠起到了团结、教化家族成员,以及宣扬传统美德等作用。族规第一条就是要子孙后代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华民族”。 拜谒太平王氏宗祠,就是要让子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这座宗祠是子女母亲家族血脉的纽带,他们的后代开枝散叶,散布各地,可是根在这里。蓦然回望,晚霞映照着宗祠的斗拱雕檐,显得浑厚庄严。太平王氏宗祠,用它永恒的根脉文化和人文底蕴,点亮我们的情怀,这里是子女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源泉。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68192882
位访问者
本年度:35219832 本月:7797892 今天:341823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