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本报讯 近日,“雕花不凋——扬中木雕花板展”在市博物馆亮相,展出馆藏木雕花板40余件,展期3个月。
“这些木雕大多是清代民国时期的,雕刻工艺十分精湛,而且都有独特的寓意。”扬中博物馆副馆长倪加辉介绍道,扬中的老百姓喜欢以科举文化、长寿文化、家文化等传统题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在题材、纹饰、风格、技艺上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和而不同的雕花床文化,其在百姓结婚嫁娶、建房造屋中是举足轻重的压轴,也是扬中人礼俗文化的重要见证。“另外今年是龙年,博物馆也特地展出了好几件蕴含‘龙’元素的木雕。”倪加辉说道。
“每一块木雕背后都有着一个特别的故事,真神奇!”小朋友蔡沐言和妈妈一起参观了花板展,她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的一幅木雕作品是《渔樵耕读》,花板上分别雕刻了渔夫、樵夫、农夫和书生,人物形态传神,十分精美。
(奚嘉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