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近年来,经开区坚持用系统思维和民生视角架好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 “连心桥”,推动信访工作从“事后应付”向“源头治理”转变,力争实现区里矛盾区里了。
“网格+信访”,关口前移察民情
“不简单,这条路终于又通了。”不久前,经开区兴城村成功化解了一起矛盾纠纷,得到了村民的拍手称赞。
据了解,兴城村后2组是老自然埭,这条路很久以前就是埭上的 “主干道”,后来大家的房子越来越宽敞,路却越变越窄,最后更是因为矛盾导致道路被堵了大半,这也成了组里大多数人的“心病”。基层“三长”多次协调,最终道路恢复畅通,群众的心气也顺了。
近年来,经开区将信访工作全面融入基层创新体系,与网格化治理深入融合。不断巩固村(社区)“前哨”作用,以农村24个网格为依托,发挥好党小组长、村民组长、网格长在信访矛盾发现处置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先行军”作用,第一时间收集、排查、调处矛盾信息,全区约90%的信访矛盾在萌芽状态得到有效处置。
“包案+下访”,密切联系暖民心
“困扰我3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太感谢你了!”信访群众蒋大爷将锦旗“为民行政,百姓公仆”送到区副科职干部傅法新手中,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作为包案领导,3年来傅法新在协调处理蒋大爷信访事项过程中逐步与其建立了亲密的感情,从关着门到面对面,再到心贴心,傅法新不仅帮助蒋大爷解开了事结,更打开了他的心结。
一直以来,经开区对梳理的疑难信访事项,按照“一个包案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化解方案”要求,落实领导包案,加强与信访群众的沟通联系。近年来,化解信访突出矛盾十余起,被授予“镇江市信访工作示范镇”称号。
“多元+高效”,整合资源解民忧
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的工作思路,经开区依托政法综治工作中心,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公安派出所、法庭等资源,建设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中心采取重点部门整建制入驻、热点部门常驻、一般部门轮驻、涉事部门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导访分流机制、访调对接机制、综合协调机制,力争让排查走在矛盾发生前,让化解走在矛盾激化前,让处置走在矛盾冲突前。中心自2023年12月启用以来,先后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接受群众法律、政策咨询30余次。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也是检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面镜子,我们要真正以群众心为心,把群众当家人,把惠民当责任,及时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吴玉青说。经开区将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完善领导带头、条块联动、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不断加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提高信访工作质效,努力把群众烦心事化解在家门口。
□ 经开轩 蒋春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