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美食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陆尊 这些年不时有各种饭局,都是满桌的盛宴,所谓的顶级舌尖美味:鱼翅捞饭,海鲜鲍贝,甲天下的扬中河豚,江蟹江虾。品尝这些园蔬与珍馐都习以为常,然而有种念念不忘的美食,却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一碗酱油汤。 酱油汤的制作,就是挖块荤油,倒点酱油,放点味精,再洒点白胡椒粉,加上几粒葱花,用开水一冲即成。 我少年时的生活已不像父辈那样艰苦,不存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物资尚处于计划供应时代,买肉要肉票,家中城镇户口多,鲜肉每月才有少量供给,而母亲多半是买点板油和肥肉,回来炸成猪油渣,以备包馄饨和圆子。满满一锅子荤油,用碗盛了冻成乳白色,下面条、下馄饨、炒菜都用得着。 母亲每月用仅有的几张大团结,安顿好全家的吃喝拉撒生活开销。隔三差五地能买点咸肉烧点缸豆茄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菜油炒蔬菜。平常买的菜都是快要下市的落脚货,因为最便宜。菜买回来放煤球炉子上炒,煤炉火小,菜几乎都是焐熟的,远没有扬中饭店猛火炒出来的香。年少时无知的我,每天放学回来,看到桌上的素菜盆,小嘴总是嘟噜道:“又吃老青菜。”母亲回一句:“吃就吃,不吃滚蛋。”而这时,我和哥多半会自己冲一碗酱油汤,母亲总是说道:“少放点荤油,少放点味精。” 褐色的汤冒着热气,白色的米饭拌进去,夹着碧绿的葱花,猪油花在上面荡漾,也算色香味俱全。 扬中酱厂在洗玉厂紧隔壁,那时造酱油都是货真价实的非转基因黄豆,酱油是异常的香。炸出的荤油,亦能闻到真正的猪肉香味。 虽说过去酱油和猪油品质极佳,非现在的可比,但要真讲酱油汤有多美味,那是自欺欺人。人所处年代不同,昔时人肚中的油水普遍不足,吃酱油汤都感觉香,这是问题的关键。 早些年前,曾有关于吃猪肉不健康、油渣吃了致癌等等传言,而这几年又有专家为猪肉正名,说猪油更利于人体吸收,吃了长寿了等等。孰对孰错估且不去评论,仅酱油汤带给我的美好记忆,猪油那种芳香,如同母爱,愈久愈香,历久弥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