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下一条:秋江晚景
听 秋
  2023-09-20

  □ 戚思翠 恍如情人在耳语,宛若亲人在叮咛,又如禅师在讲禅语,更像高僧在敲打木鱼诵经。每每听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日的私语》时,心里就会涌出人间的温情与禅一般的祥和。保罗·塞内维尔和奥立佛·图森在创作这首经典曲目的时候,一定是在铺满金黄落叶的林荫小道上,听脚下沙沙作响,听落叶飒飒飞舞,听秋风瑟瑟吟唱,于禅一般的意境中放任思绪的畅游……我想到了江南的秋。 江南的秋,有时不是看出来的,它需要去听。听蝉声由急到缓,由强到弱,秋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像听人跫音,从青年走到中年,又从中年走向老年……当然,也可听风中的叶子,那“啪啪哒哒”的皮实的声音,是丰润饱汁的夏叶,相知相依;那“哗哗啦啦”的蓬松的声音,才是干枯瘦弱的秋意,相怜相惜。“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那干燥、枯黄,生命只悬一丝游脉的秋叶,在秋风中的某个时刻,“哗”的一声,便成了最后的绝唱。 江南的秋,有时不是看出来的,它需要去听。听秋雨敲响窗棂的声音。它既不像春雨那样害羞“犹抱琵琶半遮面”,总让人浅尝辄止,难以尽兴;也不像夏雨那样“黑云压城城欲摧”,总让人胆战心惊;更不像冬雨那样“冷酷无情咄咄逼人”。秋雨小夜曲,像诗人的吟哦,像山间的溪流,像爱人的絮叨,让人心宁,让人心暖,让人神往。初秋到仲秋,即使有风,但也几乎听不到风声,人们只从微微的凉意里去感觉风声。雨夜里,风声是雨声的和声。雨声和风声协奏,是非常美妙的和谐天籁之音。 江南的秋,有时不是看出来的,它需要去听。秋是虫鸟们最快乐的季节。果树的果实熟了,地里的庄稼熟了,虫儿将肚子吃得滚圆。民以食为天,鸟雀们更是。它们在田野里飞来飞去,在树林里飞上飞下,在日与夜间飞进飞出,忙碌不休。到处都是可口的美食,吃饱喝足,见四周无人,也放开嗓子吼几声。但声音并不大,“叽叽”“喳喳”“咕咕”,也并不动听,却极真实,极惬意,极放纵。天地就是它们的大舞台,也是它们的最好听众。 江南的秋,有时不是看出来的,它需要去听。秋日里,风声轻悄,水面微澜,像心思平静、细腻之人,一身静气,一派安然。仰望天空,白云的羊群怡然自得,在缓慢前行中淡出几分闲适,几分迷离。俯视大地,草叶与藤蔓交相辉映,你拥吻着我,我怀抱着你,黄绿相间,谁也不咬噬谁的色彩,谁也不遮蔽了谁的光彩,静守时光之安谧,安享秋声之奇幻。春深万萼,夏盛肥绿,冬乏音色,听却在秋。一季秋美,还可以通过视觉、嗅觉感知。但二者只能玩赏秋色,唯听觉才能享受秋之韵,乃天籁。秋高气爽,山河万里,此时见之,才有顿悟:时光太瘦、指缝太宽! 江南的秋,有时不是看出来的,它需要去听。金秋时节,五谷丰登。秋蝉仍在枝头引吭,歌唱丰收,歌声嘹亮。偶尔从天空洒落大雁的鸣叫,只是一首歌中的和声,而主角只有秋蝉。秋夜里,秋虫亦不示弱。蟋蟀和蝈蝈是最优秀的歌手。它们唱的情歌,热烈而深沉,执着而缠绵。清风徐来,月从窗入,清辉四壁,侧耳聆听着秋虫们的私语,那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哟!虫鸣阵阵,声声入耳。在秋的夜里,我总是枕着清亮的月光和清脆的虫鸣入梦。 古人云:“月色能听,安静可言。”听月色,闻秋声,法式相同。听得秋韵,如待月色,先自心静,沐浴月辉,灵想独辟,极目四顾,忘怀万虑,唯此才能感觉秋韵之最精微,最幽情,最深邃。人至老年,身居异地,听秋自有一番感触:人生之秋有俩极端;一个硕果累累,春风得意;一个衰败落寞,满目沮丧。胜利者收获耕耘果实,失意者收拾满地忧伤。耕耘与收获,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顺理成章。有时候,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于勤奋耕耘的失意者,便多了几分悲情嗟叹。所以,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意者,都要淡定自若,坦然面对人生。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62080380
位访问者
本年度:108559409 本月:4909639 今天:22690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