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
“一二三四五,脚步跟上,手臂摆起来……”“接下来我们跟着音乐来一遍……”连日来,三茅街道兴阳村的文化礼堂内格外热闹,作为兴阳村“文艺村长”,村干部孙国云休息时间一有空就来到这里,带领10余名村民编排今年的“村晚”节目。
红歌独舞、歌伴舞、歌曲独唱、情景剧……排练现场,一个个由当地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轮番登场,演员们在编导老师的指导下,从每一次走位、每一组动作、每一个舞姿以及每一个眼神都反复排练,力争将最好的状态呈现在“村晚”舞台上。
“非常感谢村党委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乡村春晚的举办,把大伙从牌桌、酒桌、手机屏幕上吸引过来,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演员奚琴芳告诉记者,虽然此次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排练强度大,但是演员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奚琴芳说:“大家的都很积极,从上个月我们就开始晚会节目的排练,白天和晚上都排,希望村民们看得都高兴。”
衣食足、产业兴、乡村美、人心齐、精神好,富裕起来的兴阳村村民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兴阳村坚持以文化惠民生、以文化沁民心,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持续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推动了当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将文化乐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落到实处。
为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家门口”的文化需求,兴阳村整合各方资源,连续十五年举办“兴阳村晚”——兴阳村文化艺术节,用“小舞台、大视野”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展示乡村生活新变化,乡村群众新气象、乡村文明新风尚。今年4月,兴阳村“村晚”成功入选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政企搭舞台,百姓自己当演员。如今,兴阳“村晚”已不是一场场文艺联欢,更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演身边人、说身边事,乡土味浓、人情味重,群众之间的距离在载歌载舞中悄然拉近,既让乡村文化 “活起来”、邻里关系“亲起来”、村民素质“高起来”,也让返乡的人们切实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凝聚起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合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咱们‘村晚’舞台虽小,却演出了乡情,唱出了乡愁,讲出了乡音。”兴阳村党委书记陆廷余表示,“村晚”的节目凝聚着群众的智慧,“村晚”内容展示着乡村的新风貌。接下来,该村还将继续挖掘培育一批优秀文化文艺志愿队伍,广泛发动村民群众以家乡大地为舞台,把好日子唱成歌、编成舞,以高质量、高标准的文艺作品赋能乡村振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凝心铸魂。
□ 徐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