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同心同德 求实务实 |
八桥村坚守“一二三”把“共富”写在乡村大地上 |
|
陈静 2023-09-18 |
|
明确一条宗旨:持续不断增加村级可用财力把握二条主线:坚定坚信发展命脉 坚持坚守为民情怀紧扣三条思路:一产为辅、二产为主,三产融合
物业+产业搭台,在“稳”字上务实功
“我们项目涉及到金属加工,在前期环评时因不熟悉流程遇到了问题,比较着急。这时,村两委积极对接镇政府环保专员到一线跟我们协调对接,并邀请专家帮我们指导完成评估,项目最终顺利落地。”近日,大方金属副总经理方兴昕满意地告诉记者,自该项目落户以来,八桥村两委倾心、尽心、全心护航项目建设,项目的“加速度”是服务团队“跑出来”的。
八桥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以科技创业园1万平米的物业效应为起点,撬动发展的引擎,助力八桥企业家守正创新,勤勉实干。紧紧立足八桥现有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结合市镇奖励政策和村级项目招引激励办法,激励本土企业家的家乡情怀,扛起“责任”和“担当”在八桥投资兴业。给予升级留驻、创新引领发展的本土企业,应有的获得感和荣誉感,让这些“裂变动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基石”。
存量+变量组合,在“增”字上出实招
“今年我们以北片老厂房为突破口,收购老邮政公司地块,积极办理相关手续,取得规划用地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为村级发展积蓄后劲。”八桥村党委书记祝启国告诉记者,他发展村级经济的诀窍一方面是下好存量 “先手棋”,管好“锅里粥”,进一步盘活村集体资产存量,宏观研判、适时出击;手握“方向盘”,收购土地资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蓄势待发,保底收入“一变三”;眼观“腐朽”资产,择机牵线搭桥、联手嫁接,积极化“腐朽”资产为“蓄能”资产。另一方面是做好增量“引活水”。近年来,八桥村成功打造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完成10余亩设施农业大棚验收,引进蔬菜、水果种植大户,种植空心菜、洋芹菜、美都“8424”西瓜等新品种,对接常州凌家塘批发市场,确保销路畅通,助帮种植大户增加收入,提振群众参与生态农业的信心。
我惠办+惠当家融合,在“效”字上展活力
新建的“我惠办”党群联系点位于八桥村南片百善园,成了党员和群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打通了党员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闲暇时间,各村民小组的党员、党小组长们都会跟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倾听群众的困难与需要。自联系点创建以来,该村创新“点单、亮单、派单、接单、评单”5单工作法,精准对接群众所需,已为群众解决民生实事30余件、处理矛盾纠纷6余件、办理村埭日常小事10余件。
“要想基层治理有效,必须坚持党委带动、党员带头,把老百姓身边的烦心事、扰心事处理好,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八桥村党委书记祝启国说道。近年来该村紧扣“书记项目”,将党建引领融入乡风文明全流程、各环节。创新实施小区治理“惠当家”工程,将党小组建在村组,实施党员户挂牌亮相,设立“民情惠集箱”,召开“惠民议事会”,听取群众需求,有效解决居民身边“老大难”问题58件,创建合力得到进一步凝聚,村民创建参与率不断提升,构建起 “红色网格--惠小组长--党小组长--党建辅导员”的“一格两长一员”小区治理体系。
一产+三产“唱戏”,在“新”字上求实效
“我们希望通过服务点建设,方便村域群众、集镇企事业单位及周边合作社的农产品上行销售周期,区域整合各类消费需求,减少最后一公里的需求成本,通过代办代缴、代收代取等相关服务,填补周边服务空白。”八桥村党委副书记朱群介绍,今年该村将村委会一楼300余平米门面房腾出,装潢20余万元,硬件投入20余万元,总计投入40余万元,升级改造成村级乡村振兴服务点。该服务点地处八桥集镇富民路,位于扬中大道和238省道交叉区域,交通方便快捷,门面宽敞,柏油马路畅通而过,适合大小型运输车辆出入,构建起了“快递+物流、电商+特产、平台+服务”的模式,成为了新形势下探索村级经济新增长点的一剂良方。
此外,八桥村充分发挥村域南江沿江资源禀赋,鼓励引进懂技术、会销售的新农人,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规模养殖江虾白鱼;对接常州凌家塘市场需求,种植规模绿色消费蔬菜,为新农人打通“关键一步”的高效服务,助力他们成长为“兴农人”,发挥农业耕地最大价值,为农业产业发展带来新“丰”景。
□ 陈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