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
本报讯 “小殷你好,冒昧打扰,我是5组的施立新,从年初村里寄给我的家书里找得你的号码,有个事想麻烦你,中秋我没办法赶回去,准备给家里老人寄一点东西,到时想麻烦你帮忙取了送回去成吗?”这几天,红旗村村干部殷珺接到在外红旗人的一通 “求助”电话,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这一次突然的联络,源自一封特殊的家书——
对于在外逐梦的人来说,乡愁是老家屋顶的一缕炊烟,是故乡门前的那条小河,是夕阳西下时的柔柔晚风,是内心深处对家乡最执着的坚守……在外打拼的红旗家人始终是红旗村“两委”最深刻的牵挂。今年年初,红旗村为每一位在外的红旗家人,寄出了一封名为《在烟火升腾的春天 与您相拥》的家书。
“升腾的袅袅炊烟,送去我们多年的牵挂;谴绻的绵绵春风,捎回您无尽的思念。万物随春醒,美好皆可期。沐浴着丝丝春雨,怀揣着悸动期待我们迎来了崭新的开始。每到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总是让人有所回味、有所感慨、有所向往……”字里行间,是对家乡发展的展望,是对在外红旗家人的思念。家书的最后,有这么几行字“今去此信,一是真诚祝福您在外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二是真心相告您村‘两委’主要同志及分片干部的联系方式,让您放心在外工作,家中如有不便,欢迎来电;三是诚挚邀请您在百忙之中常回家看看,走亲访友、共叙乡愁,喜看变化、共谋良策,共同谱写红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寄出的是一封家书,收回的是一份信任。“家书已收到!谢谢你们的用心!感谢你们带领红旗村的广大干群为了红旗的强富美高所付出的辛劳。”“家乡这几年的变化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这让我们这些在外的游子有了奋斗的底气,也感受到了后方强大的后盾力量与精神支撑!愿红旗村在你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好!”在外红旗人纷纷“在线”向最爱的家乡“表白”。
“当时为什么要寄这一封家书呢,主要就是为了增强在外红旗家人根在红旗的幸福感、归属感。红旗村这些年的每一步蜕变,离不开每一个红旗人的努力,不管大家身在何方,只要心中有家,我们都不会忘记。”红旗村党委书记刘美红说。
(王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