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风采
风采  
上一条:2023年江苏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问答 下一条:医保护航 长护暖心
孝心榜
  2023-06-28

   编者按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历年来我市各镇(街、区)涌现一批敬老模范如八桥镇的季广荣、西来桥镇的闵正明等,成为千家万户学习的榜样。近年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再提升,又有很多敬老楷模广受传颂。受篇幅限制,本期专刊选登部分先进事迹,旨在弘扬传统美德,促进孝爱文明之花开遍江洲大地。 蓝厚勤 送给母亲一片“夕阳红” 蓝厚勤,新坝镇向阳村14组居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蓝厚勤的母亲99岁高龄了,全家人围绕着老人体贴尽孝,家风和睦温馨,是向阳村人人羡慕的敬老家庭。 母亲80多岁时,蓝厚勤就让爱人辞职,在家专门照顾老人。他们为老人精心安排饮食,每天一只鸡蛋,一杯牛奶,饭菜软硬适中,品种多样,米饭、面条、菜粥、菜饭、馄饨交替着吃,零食不断,保证营养全面;每年根据季节变换为母亲添置衣服;常年到头,媳妇女儿们帮助老人洗澡、洗脚、梳头、洗衣,晒被,保持房间清洁卫生。遇到合适的天气还会带老人外出呼吸新鲜空气,活动身体。 老人生病住院,他们夫妻二人24小时陪护在身边,嘘寒问暖,体贴入微。在他们的陪伴和照顾下老人精神状态乐观,很快也就痊愈出院了。蓝厚勤的母亲在这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享受着一位老人从容恬适的桑榆晚景。 周忠 久病床前有孝子 周忠,三茅街道建设村居民,市级机关退休干部。多年来无怨无悔侍奉年老多病的父母,可谓久病床前的孝子。 十多年前周忠的母亲曾突发脑梗住院,他与妻子兼顾上班和照料母亲,每天忙得陀螺一般毫无怨言。2022年,退休后的周忠尚未来得及享受安闲的生活,他的父亲脑梗两次住院,导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周忠一刻不离地陪护父亲,喂药喂饭,洗脸擦身,无微不至,直至父亲出院。现在的他已掌握了一套护理经验,将父亲的床铺整理得干干净净,室内无异味,老人身上也没有生过褥疮和湿疹。他还专为父亲设计定制了一张可供调节、便于康复的大床,父亲终于慢慢能起床、站立、坐下,又一次创造了生命奇迹。 周忠不仅曾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家庭生活中也恪守孝道。他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机关干部良好的形象。 李习珍 击不垮的“女汉子” 李习珍,兴隆街道德云村22组居民。母亲瘫痪近五十年,婆母双目失明近二十年,丈夫两度患癌,目前在家疗养。 这二十年来,李习珍家庭遭遇了诸多变故,弟弟意外身亡,父亲病故,公爹患肺癌去世。接踵而至的磨难并没有击垮李习珍,失去弟弟后,为了让痛失爱子的父母有所慰藉,2007年李习珍搬回娘家居住,侍奉陪伴在二老身旁。经济不够宽裕的她省吃俭用,先后拿出二十万元装修了父母居住的房屋和住场,大大改善了父母的居住条件。公爹病故后,李习珍又毫不犹豫地将婆母接到娘家赡养。为了更好地照顾两位老人,她辞去了工厂的工作,里里外外几乎都是一个人打理,从无怨言。 面对坎坷,李习珍始终笑对人生。她的孝悌善良,给了老人们温暖的依靠。 祝曾云 坚守孝道好儿媳 祝曾云,油坊镇振兴村南7组村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坚持服侍瘫痪的婆婆二十一年。 自2002年祝曾云的婆婆中风瘫痪后,这个家便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祝曾云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到工厂上班,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再去出早工,晚上收拾家务要到深夜才入睡。外出也总记挂着早点赶回家,否则心里不踏实。婆婆起初不能接受自已瘫痪的现实,经常耍性子,发脾气。在祝曾云的日夜陪伴和苦心相劝下,婆婆被她的赤诚所感动,终于又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在祝曾云的精心照料下,87岁的婆婆如今精神焕发。祝曾云的儿子也十分尊重孝敬奶奶,尊老爱幼的家风成了这个家庭代代传承的无价之宝。周边村民无不钦佩,也都深受感染。祝曾云这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41206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961342 本月:2637217 今天:9546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