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小岛连线大山”诠释国之大者 |
18年“跨省公益”温暖6万多孩子 |
|
2023-05-14 |
|
□孙静 蔡小俊
前不久,第四届镇江市金山合唱节在镇江西津渡音乐厅落下帷幕,扬中市麦田慈善基金会组织外来务工子女打造的 “小麦苗合唱团”,以《知足》《下白雨》两支曲目荣获金奖。
“在‘麦田’里面挖呀挖呀挖,公益的种子开公益的花。”江苏扬中是长江中的第二大岛,仅次于上海崇明岛,18年前,“麦田”在扬中小岛撒下公益种子,18年后的今天,“扬中麦田”家喻户晓,全扬中岛平均20个人里就有1人参加麦田慈善基金会公益,募集爱心资金超过2000万元,物资30余吨,麦田公益暖遍了小岛,更是连进了大山,湖南、湖北、贵州、青海等18个省份6.1万名大山里的孩子获扬中麦田点对点捐赠和资助。
“麦田破圈”跨省资助中华是一家
扬中麦田从成立的第一年起,就开始了跨省调研,他们走进青海玉树,探访那里的贫困学子。
也是从第一年起,扬中小岛里就有声音对跨省公益质疑:“肥了别人责任田,荒了自家自留地,岛内还有很多的孩子需要资助,为什么还要去千里之外的大山帮别人家的孩子。”
运行18年来,扬中麦田边做公益边立情怀,一直在灌输公益格局:中华是一家,不分彼此。从起初岛内少部分人的不理解,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跨省调研,从2005年第一个麦田志愿者走进青海玉树,到扬中岛内约400名志愿者走进大山,和山区乡村儿童跨省互动,扬中与大山的情缘已走过了18个春秋。
2005年,麦田志愿者结识了藏族女孩尼玛吉,后来,尼玛吉考到镇江上大学,双休日就住在麦田志愿者家里。现在尼玛吉毕业回到家乡,自己创业,回忆起和麦田的缘分,尼玛吉笑着说:“我的一生有两个家,第一个是我出生的地方,第二个是帮助我的扬中。在扬中,我开拓了视野,见到了很多从没见过的东西,得到了很多锻炼的机会。麦田志愿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我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
小岛连线大山,多年来,600名左右大山孩子获得资助,第一批获得连线资助的青海玉树孩子已经毕业工作,他们都奔向了所爱的星辰大海,在各自的岗位上熠熠生辉。
越来越多孩子的命运发生改变时,他们也选择了回馈社会,转身成为志愿者、捐助者。
如今,不光是扬中的麦田公益家喻户晓,伴随着跨省公益的实践,“中华一家”的公益实践之路经不断强化已深入人心,暖遍小岛连进大山。
“麦田风景”1.5万人携手“播种”
有一个小数据:扬中市常住人口仅31万人,但参加麦田慈善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人就有1.5万人以上,志愿者年龄层全覆盖,从懵懂孩童到耄耋老人,都遍布着麦田人的身影。
每年,麦田会有定期开展的筹款活动,如“一双球鞋的暴走”,还有“520荧光夜跑”和“地球一小时”。这些运动筹款活动,扬中人都非常喜欢,有时候报名都需要靠抢或者是抽签,经常是“秒光”。
从2012年至今,暴走参与者3万人次,志愿者1543人次,收到球鞋捐款394万元。2022年,麦田开展青苗助学、每周三去哪儿、小麦苗合唱团、儿童服务站等活动125次,参与活动志愿者2672人,捐赠人次1.8万人次,服务对象3641人。
公益之路,是一条团结聚人之路;跨省公益之路,更是一条凝心聚魂之路。2005年,扬中麦田公益之路刚刚起步,参与公益资助者只有30人,志愿者队伍16人,当年募集公益资金6000余元,资助大山孩子30人。而到了今天,扬中的麦田公益成为一种生活,1.5万人的公益参与者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6.1万名大山的孩子感受到长江小岛连线的同时,更是切身体验到一份“手拉手心同心”中华情结。
秋雨无痕是麦田的一名资深公益捐赠者,她说:“一开始是因为自己只有一个孩子,觉得再找个孩子可以和自己的孩子结伴,一起努力。后来加入麦田,看到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觉得帮助他们能让自己感到很快乐。”
“我希望资助的孩子们能够真的通过社会的资助,得到实际的帮助,我不需要你们感恩我,你们只要感恩社会、回馈社会,能够把这份爱一代代传下去,这就可以了,这也是我的初衷。”扬中麦田的资深“麦客”张庆才说道。
“麦田效应”公益种子小岛开花山里香
在扬中,麦田不仅是一个“公益品牌”,更是一种公益力量。
金依柔今年十岁,但是她加入麦田做志愿者已经有三年多了。今年,她把压岁钱拿出一部分做义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我每个月捐50元,麦田每个月捐10元。虽然钱不多,但希望可以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像金依柔一样,把压岁钱投入公益的小“麦客”,还有2000多名。他们受到麦田的影响,在江洲小岛播撒着公益的种子,最终形成了一股股强劲的文明新力量,源源不断传递到大山里。
每年麦田活动大大小小有百余场,520荧光夜跑、金色麦苗夏令营、一双球鞋的暴走……除了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还有更多“麦田伙伴”——三十余家单位、商家、企业,提供从衣食住行到技能支持的全方位资助,实现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山孩子一起成就未来的梦想。
“公益的功效是多向的,不仅仅在于筹集了多少善款,帮助了多少人,也在于树立了多少善念、唤醒了多少善心、实施了多少善行。不同的时代,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有不同的公益需求和公益梦想。”麦田慈善基金会执行理事长江风说:“小岛连线大山,扬中人正在把公益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把跨省公益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麦田红利”呼喊更多“麦穗班”孩子领取
今年年初,麦田志愿者们长途跋涉,来到陕西省白水县,将“一双球鞋的暴走”募集到的800双崭新的球鞋和200个保温杯,交到孩子们手中。
自2018年起,扬中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麦田慈善基金会发起了一双球鞋的暴走之 “白扬一家亲”倡议,定向为陕西省白水县捐赠球鞋,近年来,共向白水县定向捐赠球鞋4412双。除了白水县,2022年,麦田还向临沧麦田、湘西麦田、萍乡麦田、吉水同心六个团队39所学校发放球鞋3004双。
“从扶贫式助学,升级到深度助学”,扬中麦田走出小岛,走进大山,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孩子,越来越多大山里的孩子享受到了“麦田计划”带来的红利。
麦田在湖南古丈县开展了一个公益项目“麦穗班”。每年四月底,麦田组织志愿者、捐助人走进山区实地走访,筛选同一个县 、同一个年级的50名乡村儿童,集中在同一个学校,成立一个全方位资助的班级,也就是“麦穗班”。除了一对一帮扶助学和企业 “打包”捐赠外,麦田还会开展麦鸽行动、心田陪伴等系列活动。
不仅如此,麦田还与湖北十堰合作了“山区教师培训”,组织扬中的教师与他们结对培训,帮助山区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在云南策划了金色麦苗夏令营,带领山区乡村儿童走出大山,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最近两年,我们发现球鞋不是山区乡村儿童最需要的了,开始延伸到其他方面。”江风说,麦田的项目都是志愿者在实地走访中,调查、提炼和设计出来的,“麦田计划”非常重要的“实地走访”理念,得到了延续和强化,并将会一直开展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