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美食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四千四万”精神与扬中 |
——访原扬中市委书记、现发促会名誉会长陆朝银 |
|
2023-03-15 |
|
新起点,新征程。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委员们深入交流、共商国是,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催人奋进,在江洲大地引发热烈反响。 连日来,我市上下迅速投身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的热潮中。 即日起,市融媒体中心开设《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贯彻落实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全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以实际行动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扬中路径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这几天,“四千精神”在全国“热度”高涨,作为“四千四万”精神发源地之一的扬中,更是在全市上下激荡起“再扬四千精神、再启创业征程”的热潮。“四千四万”精神与扬中,有着怎样的渊源,新时期我们将如何传承与弘扬,记者专访了原扬中市委书记、现发促会名誉会长陆朝银。 “在家像(叫)花子、出门像公子、白天像孙子、晚上像兔子,这几句话很形象,其实就是最早的扬中人千方百计‘走出去’赚钱的例子,也是‘四千四万’精神的最早期表现。”陆朝银说。 悠久的穷奔沙滩的移民历史渊源,是扬中人勇闯天涯无所畏惧的文化背景;四面环江、资源匮乏的生存空间,是孕育穷则思变、背水而战求生存的外在环境;敢闯敢干、敢冒风险的人文特性,是催生“四千四万”精神的内在动力。 对于扬中 “四千四万”精神的首次提及,虽时隔33年,但陆朝银记忆犹新:“1990年2月3号,农历正月初八,我县召开首次供销员代表大会,700多名供销员参加,我们表彰100名供销员,为他们披红戴花,我在大会上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宣传和发扬由供销员独创的 ‘四千四万’精神,最早的提法是:千山万水、千家万户、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开拓市场。” 陆朝银在专访中表示,与浙江和无锡相比,扬中“四千四万”精神有着岛城独有的特质,“一是历史渊源更久远,扬中本来就是移民沙洲,五湖四海的人聚在这里,本身就是千辛万苦、千方百计谋生存;二是地域特色更鲜明,扬中四面环江、两头在外,篾匠、瓦匠、木匠、漆匠、缝衣匠等扬中传统的‘五匠’,只有靠着一门手艺走进千家万户才能养家糊口;三是社会效应更显著,创造了供销员经济模式,创造了小岛造大桥的奇迹,创造了小康百强的辉煌。”陆朝银说。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时重谈“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作为“四千四万”精神的发源地和创造者之一,扬中更要当好新时期“四千四万”再创辉煌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陆朝银说:“新时代呼唤‘四千四万’,广大企业家要自强不息、奋发图强,求变求富求强;要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千方百计谋发展;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达目的不罢休;要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勇创大业走在前。” 专访最后,陆朝银表示,“四千精神”不仅激励企业家要有所为,也应该成为各部门单位的“行动指南”。“弘扬‘四千四万’精神,就是要激扬‘四敢’精气神,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党员到群众广泛深度参与。要以‘干部敢为’引领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给予各方信心、凝聚多方力量,加快形成生机盎然、争先恐后的发展氛围,把困难考虑得更复杂一些,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陆朝银说。 □ 王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