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陆云
儿时我就知道韶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诞生的地方,长这么大,韶山一直是我心中的 “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我向往的革命圣地。早春二月怀着无限向往和无比崇敬、仰慕的心情,我特意千里迢迢前往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参观瞻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和毛泽东同志故居。
走进伟人故里韶山村,我首先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入口处安放了一块巨大的天然景观石,正面酷似成年人握着拳头竖起大拇指点赞的造型,寓意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无与伦比,值得点赞和颂扬,上面醒目地题刻着“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八个红色大字。后经打听了解方知题字人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沈先生虽然题了字,却未落款,他说:“在毛主席面前我只是个小战士,没有我署名的份。”
从入口到毛主席铜像是宽阔的瞻仰大道,两旁对称分布着六处小一点的景观石,上面分别题刻了 《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和《七律·长征》等毛主席诗词。此时我站在瞻仰大道上回看门口的那块巨石,进门时正面像是竖着大拇指点赞的造型,在背面看居然变成了中国地图,因此这块石头被称作“中国石”。与“中国石”遥遥相对的就是广场上的毛主席铜像了,据说毛主席铜像坐南向北,每时每刻都望着这块“中国地图”,望着他的家韶山冲上屋场,也望着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来到主席铜像前,我的心一下子就庄严凝重了起来,为了展示主席身高1.83米的伟岸身躯,铜像设计高度6米,连同下面的基座总高度达到了10.1米。身穿中山装,按照主席在开国大典上手持讲话稿的站姿设计,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我久久伫立凝望着主席,我对着他笑,他似乎也对着我笑,慈祥可亲,尊严若神。我肃然起敬,赶紧肃立到铜像基座前,望着镌刻的江泽民同志题写的 “毛泽东同志”5个贴金大字,深深鞠躬,向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表达最虔诚最崇高的敬意。
参观、瞻仰、拜谒了毛主席铜像后,我沿着公路旁的指示牌,缓缓走向毛主席故居。一路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旅游团队汽车引擎的轰鸣声和着滚滚人流的喧嚣声、汽笛声汇集成热闹昂扬的交响乐,人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来。我环顾四周,这个村子群山环抱,风光秀丽,道路都像刚刚洗过了一般的干净而整洁,我不禁喃喃吟诵起孟浩然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赞叹毛主席的家乡人杰地灵,自然风光和现代化乡村美景美不胜收。
出了铜像广场步行几分钟,我们就来到了毛泽东同志故居,东侧瓦屋为毛家宅院,共14间,西侧茅草房是毛主席邻居家宅院共5间,堂屋为两家共用,进门入口悬挂着邓小平同志为主席故居题写的门额手迹。我依次瞻仰了堂屋、灶房、主席父母亲卧室、主席少年时代的卧室兼书房、主席三弟毛泽覃卧室和主席二弟毛泽民的卧室,并参观了厨房里的水缸、碗柜和农具室里的石磨、水车、大水耙及碓屋里放置的风车等。
毛主席故居依山而建,背靠苍山,面向两湾河塘,正对毛主席家门口的叫 “荷叶塘”,左边的叫“南岸塘”,如两面巨大的镜子,碧浪清波,鱼翔浅底。河塘右边插着“毛主席家祖田”的标识牌,毛主席少年时代在河塘里学会了游泳,在祖田里帮父母亲劳动。河塘四周点缀了松树、杉树和柳树,毛主席家的祖田里茁壮成长的大片油菜花也开始星星点点地盛开了。
听说春暖花开时,四周漫山遍野还会开满红杜鹃,以韶山冲特有的方式怀念主席一家牺牲的六位亲人英烈。徜徉在主席故居门外,我感慨万千,泪水盈眶,韶山作为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学习、生活、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与主席平辈的兄弟姐妹全部为国捐躯,他的长子毛岸英也于1950年11月25日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主席一家感人肺腑的故事,惊天地泣鬼神,铸就了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韶山精神。
韶山,一个永远光芒万丈的地方。毛主席,像一个永远不落的红太阳,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