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用红色档案传递红色力量 下一条:利民村开展党史团史宣讲活动
记忆深处的代销点
  2022-09-19

  这里,还可以买到8毛钱一条的喜糕,散称的老冰糖,奶奶辈们擦脸用的“雅霜”;这里,商品交易只能现金,用来收银的小抽屉里,还有1块、5毛、1毛的纸币或硬币用来找零;这里,就是“长沙代销点”,位于油坊镇的长沙桥边。 代销点最早是供销合作社时期的产物,大队出人员、房屋设施,供销社出资金、业务指导,属大队和供销社双重领导。扬中代销点建立最早的是油坊、新坝,是1966年底和1967年春节前建立的,如今风雨飘摇存在了半个多世纪,油坊的“长沙代销点”依然还在营业。虽然乡镇合作社、村级代销点早已消失,但村里人依然习惯地把这处小卖部称为“代销点”。 “长沙代销点”是过去常见的红砖瓦房,从外观看,墙体斑驳老旧,尽显着岁月的沧桑。穿过木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代销点”营业场所,这里依然保持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风格,水泥砌成的柜台,刻着“发展经济”四个大字。用了五十多年的锈迹斑斑的铁秤,和几乎“打”出包浆的红木算盘随意摆放在柜台上,柜台旁边用木头做成一扇小门,方便进出。没有现代化的货架,还是原始的木头壁柜,陈设的商品稀稀拉拉,香醋、酱油、肥皂、牙膏等日用百货放在显眼的位置。 83岁的店主方道元闲暇时,就坐在店里和附近的老人们聊天。说到“代销点”,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我65年就来这边了,当时工资2.5元一个月,年底再算我200个工分,工分可以抵钱。那时候店里除了我还有一个小伙子,是我们这边最大的,最好的店。” “代销点”鼎盛的时候,不仅卖日杂百货、烟酒副食,还要负责零星土副产品、废旧物资的代购。方道元还时不时需要下乡收购鸡蛋等农副产品放在店内售卖,供应品种一般均有100多个,多的达200种以上。 曾经的生意非常火爆,附近3公里的乡亲们都来这里购物。只是,随着时代变迁,城里的大超市开到了乡下,“代销点”的生意日渐没落。如今,这里俨然成了方道元与村里老人聊天打发时间的场所。 □ 蒋丽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67414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172971 本月:1848846 今天:3032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