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
他创办了全省首家“家庭国防档案馆”,50余年共珍藏3800件红色物件,仍在不断更新扩容,他叫张贤春——
在我市油坊镇振兴村,有一家颇有名气的家庭档案馆。这个档案馆面积虽然只有数十平方米,却陈列着3800多件红色物件,凝结着档案馆主人浓厚的家国情怀,是我市的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吸引着一批批群众前往参观。
退役军人张贤春是这个家庭档案馆的主人。“我今年78岁,我是1964年12月入伍的,是名炮手,荣立三等功一次。1966年3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我就一心一意跟党走。入伍后我就喜欢收集一些物品,已坚持了58年。瞧,你们看这些照片、证书、棉鞋等都是我收集的……”近日,记者来到了张贤春家庭档案馆,一进门,玻璃展柜里红彤彤的各类历史实物与资料直扑眼帘,热情的张贤春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追梦之路”。
据张贤春介绍,2005年刚一退休,他就着手整理收集见证自己家庭变迁的相关物件,2011年他参加中央电视台组织的 “晒晒你家账本”活动并获得一等奖。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建一个家庭档案馆的想法,并迅速付诸行动。为了将收藏品分门别类整理清楚,他多次到市档案馆学习建档分类、编号、填写目录、存放照片等方法技巧,不断研究档案管理的知识。“我特别希望这个家庭档案馆能够成立,因为这个在全省是没有的,我是第一人,作为老党员,我想再发挥点余热。而且我也特别喜欢这些东西,希望能够让别人多了解我国部队的发展变化情况,可以提醒参观者,时刻不忘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大家倍加珍惜。”张贤春激动地说道。
2016年8月1日,张贤春家庭档案馆正式挂牌,不少部队军人、院校师生、关注支持国防事业的人纷纷前来喝彩。“起初这个档案馆只有18平方米,随着藏品越来越多,我不断扩大了档案馆面积,目前这里有好几十平。”据张贤春介绍,多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花费数十万元,收集了3800余件物件。在档案馆的“武器模型”专柜里,摆放着我国先进的飞机、运输车、坦克等模型;在“军旗、军徽”专柜里,陈列着20种450余枚党徽;在“粮票布票”专柜里,放着近500张红色邮票、29个省市各种粮油布票;在“部队用品”专柜里,收集了55套军装、被子……模型、实物、打印件,张贤春将各类藏品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展柜里。“现在我这里很热闹,省内外很多人来参观,最忙的一天,一下子来了180个人。我都会免费给他们讲解物品的故事、来历等等。”据统计,前后共有1500批次群众、1.6万人前来参观学习。
“我现在还是很多中小学的‘红色基因’讲解员,经常给他们讲一些革命历史、爱国故事等,我们要教育好青年人,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张贤春说,解答年轻人的疑问,给他们讲解收藏品背后的故事,讲解党和军队的历史,是他开心和自豪的事情。数十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革命本色,心系国防,怀着一股炙热的爱国情怀,曾50多次被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被授予“镇江市劳动模范”“江苏省模范退役军人”等光荣称号。
小小档案馆,浓浓家国情。“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繁荣,军队会越来越强大。只要我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讲好党和军队的故事。”张贤春告诉记者,为了迎接二十大,他最近也一直在忙碌着,“过两天,我的家庭档案馆将和金山学院以及南京审计大学签约,成为‘大学生德育基地’,这是我向二十大献礼的重要内容,我感到无比地高兴。”此外,他还打算组织幼儿园学生开展一场“朵朵葵花向阳开 颗颗童心心向党”主题活动,通过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等方式,培养、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 张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