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听老农人讲述吃苦耐劳的“善变经”—— |
从“望天收”到“慧种地” |
|
2022-07-25 |
|
配药、装药,连接无人机信号……绿油油的稻田旁,扬中市福满农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谢勇正在为水稻喷洒农药,装满农药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稻田上空来回穿梭,只需调好参数,喷药就能自动进行。
谢勇长得很壮实,中等身材,皮肤被晒得黑黑的,憨厚中透出几分精明,从事种粮工作也有十七个年头了,2015年来到扬中,在油坊镇承包了1800亩土地,开启了“慧种地”之旅。
“最开始种田,想着自己播种、除草、施肥、打药、收割,应该有赚头。”但是2015年起步就遇到了重重困难,先是等待土地流转,11月底才进行了播种,来年又碰上了连绵不断的雨水,小麦生了赤霉病,只能“贱卖”,原本可以卖到1.18元/斤的麦子只能卖0.5元/斤。“这一年不仅没有收入,还亏了近300元/亩。”在谢勇一筹莫展时,油坊镇政府通过减租等相关政策的扶持,解决了他一部分亏损,这样一来,虽然谢勇的口袋瘪了,但是他表示更有信心,有干劲了。“政府的帮扶很重要,给了我们种田人底气,有他们在,我们就不怕了。”
为了种出好糯米,增加收成,谢勇不断尝试新的糯米品种,从太湖糯到光明糯再到扬梗糯2号,一步一个脚印,开辟试验田,研究和记录糯稻的生长周期、抗病性以及产量上,谢勇带着合作社的员工查询资料、咨询农业推广中心技术人员,边学边种,在大面积种植之后,产量上提高了200斤/亩。
种植面积扩大,农机也要不断更新换代,在农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谢勇陆陆续续购置了不少农机,大大提高了种田效率。收成好了,谢勇又开始琢磨起怎么提高销售额,原本他种植的糯稻销售渠道主要有来自油坊镇政府的订单,还有恒顺醋业等,每年几乎供不应求。“但毕竟种田要靠天,收上来的糯稻要在短时间内晒干,如果遇到下雨就会非常麻烦,稻谷质量不好就会影响销售。”于是谢勇让外甥购置了烘干机,打造了一间烘干房,这样就不用再靠天晒稻,降低了稻谷霉变的风险。
接下来,谢勇还打算再添置脱谷设备,这样就可以直接售卖糯米。“粮食产量和效益逐年提升,我们升级设备也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青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