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
扬中,四面环江,是长江上仅次于崇明岛的第二大流沙冲积岛,素有“江中明珠”之称,也是江苏省唯一的江岛县。
近年来,市公安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扎实开展长江十年禁捕、打击非法采砂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破坏资源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等工作,有力维护了扬中的生态自然环境,让“江中明珠”更璀璨,让扬中小岛更美丽。
扬中辖区内有长江流域夹江段水域,沿线长130公里,水域面积104平方公里,途经多个行政村,扎实做好禁捕退捕、打击非法采砂工作对于维护水域生态意义重大。
市公安局坚持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手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强势出击,严密巡查监管,严惩违法犯罪,为长江水域生态拉起绿色保护带。2021年以来,累计出动警力150余人次,出动公安车辆80余辆次、巡查船艇近40余航次,对长江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排污、水上走私等违法犯罪加大查处打击力度,不断净化沿江水域环境,努力以实际行动还长江一个呼吸的时间,为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今年以来,累计破获非法捕捞、非法垂钓案件70余起,抓获涉嫌违法犯罪人员70余人,查获吸砂、运砂船10余条,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0余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文明在给人们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矛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只有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才能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2021年1月,市公安局接上级公安机关指令,对一起污染环境案予以立案侦查。经查,2020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先后多次在镇江市丹徒区宜城街道附近倾倒危险废物铝灰数百余吨,严重污染环境。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经移交给当地警方。
近年来,市公安局先后查处了戴某某污染环境案、施某某污染环境案等案件,均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非法处置超标废水、废物。针对这种现象,市公安局没有仅仅停留在查处打击的层面上,而是会同相关部门,利用入户走访、企业主座谈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提高企业的法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企业合法、规范、合理处置生产性废物,减少环境污染,共同保护好扬中这一片蓝天碧水。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
2019年1月1日,《扬中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正式施行。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各类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同时,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噪声对人也会产生危害。近年来,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态高质量的期盼更为迫切。市公安局积极顺应民声,牵头制定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规定的生命在于实施。在施行的第一年里,市公安局共查处违反燃放管理规定的案件12起,罚款13人;查处违法违规运输案件1起,治安拘留1人;侦办非法经营烟花爆竹案件1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人;收缴非法烟花爆竹2560件。到2021年春节,违反禁燃禁放的行为已经基本消失。当警车在市区各条道路巡逻时,市民们纷纷表示:有了禁燃禁放,春节一样热闹着过,空气质量好了,我们的心情更舒畅了。
汽车尾气也是造成城市空气质量差的另一大顽疾。为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治理工作,交警部门强化源头管控,今年以来,累计对360余辆中重型货车进行尾气检测,其中28辆货车尾气排放超标,均已实施处罚,并责令整改确保尾气达标。在238省道实施过境货车靠右通行措施,有效控制过境货车日均流量和尾气排放量。每月对未检验和未报废车辆信息进行分析比对,今年以来,共计淘汰报废大中型客货车51辆。强化路面管理,把省控大气监测点1KM范围内所有道路列为尾气污染防控范围,重点管控渣土车、农用车、重型卡车等以柴油作为燃料的高污染车辆,今年以来,共查处货车、拖拉机等高污染车辆闯禁区违法258起。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强调: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在为 “美丽中国”“美丽扬中”建设护航的道路上,扬中公安一直都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