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党建引领,勇立潮头聚焦新航程 |
——中共扬中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侧记之一 |
□ 本报采访组 |
|
2021-07-25 |
|
盛夏的扬中岛城,稻谷飘香,鸟语蝉鸣,一派繁盛的景象。
7月25日一早,出席扬中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代表们陆续抵达市政大礼堂,静待盛会启幕。
这是五年一次的真情相聚:他们从共产党员队伍中走来,承担着全市30万人民的重托。
这是五年一次的深情回眸:过去的五年,我们干得怎么样?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如何?老百姓的获得感提高了吗?
这是五年一次的谋篇布局:站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接的重要历史节点,扬中如何干?“争先高质量发展,领跑现代化征程,为创造江中明珠更大荣光而努力奋斗!”市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新使命,标志着扬中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忆往昔 高水平交出“小康答卷”
五年来,我们聚力聚焦“发展第一要务”,实体经济基本盘不断稳固;我们致力践行“两山”生态理念,美丽扬中的美誉度持续提升;我们着力解决百姓“急难愁盼”,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我们坚决扛起“党建第一责任”,红色引擎的驱动力更加强劲。
经开区兴城村党委书记姚月萍是多次参加党代会的老代表了,此次工作报告她用一个字形容,就是“实”。“内容详实、成绩真实,催人奋进,近年来,兴城村是拆迁主阵地,蜂巢的进驻,让我见证了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百姓越来越富、生活越来越好。”
利民纸品董事长周志辉表示,听了报告倍感兴奋,作为一名“新扬中人”,他也倍感自豪:“扬中始终高举发展之旗,无论我们企业的发展,还是项目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报告对扬中今后五年做了规划,一些关键举措对于我们企业也是十分受用的。”
喜悦、坚定,实干、期盼。又一个五年的崭新征程即将开启。新使命,新起点,新征程,一起再出发吧。
强产业 高质量厚植发展优势
“坚持数字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导向,强化资源整合、创新驱动和分工协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党代会报告中这样说道。
然而,产业发展不是“捡起来到篮子里都是菜”,提升产业层次,强化区域协同,加速创新转型、壮大实体经济才是硬道理。
参会的党代表董健,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海纬集团的董事长,对于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他信心满怀:“我们通过招才引智,以海纬自身平台建设基础吸引有能力的人才来,延长产业链增加企业效益转型升级,还将淘汰落后的设备设施,加快数控生产设备的更新,自动化设备再升级。”
扬中市通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在听到今后五年的战略重点与关键举措后,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他认为报告为我市企业发展指出了方向引领:“我们作为内资企业,在中国消防的市场占有量达到百分之六十,我们要在大项目的引领之下,发挥‘排头兵’的作用,进行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内在动力,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产业,就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康珺在分组讨论会上提出:“民营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检察机关一定会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用更加充分的司法手段来服务、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促民生 高标准提高生活水平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这次党代会报告在保障和服务民生方面提出一系列实实在在、群众关切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也为保障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标注出了“新航向”,令人振奋,激荡人心。
八桥镇永胜村近年来感受到了发展的“红利”,党委书记李卫东在分组讨论会上表示:“近几年,我们村的以商引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红菱文化节’,努力争创‘特色田园村庄’,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安居是百姓最基本的愿望。民生工程建设既要有沉甸甸的“大手笔”,更要有暖融融的“针线活”,“绣”出百姓的安居梦。
新联社区党委书记季成辰认为,要树立问题导向,用管理的“精细程度”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从群众企盼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把握新需求,回应新期盼,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在环境卫生、社会风气、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奋进在新征程上,我们已经走过千山万水,夺取了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的胜利,但仍需跋山涉水,奋力创造现代化建设新的辉煌。新赛程的发令枪已经打响,站在新的起点,全市上下将创新实干、拼搏争先,努力谱写好“强富美高”新扬中建设的现代化篇章,不断创造江中明珠新的更大荣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