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
一、法治利民工程。按照司法行政职能,以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广泛征集民意,积极协调各方,增进法治保障,补齐制度短板,不断提升法治扬中、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水平。
二、普法润民工程。推进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健全村(社区)“法律明白人”遴选、培育、使用制度,为全市每个网格培育1-2名“法律明白人”。开展全覆盖业务培训,指导动员“法律明白人”在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
三、法援惠民工程。深化法律援助范围事项“负面清单”试点,在困难标准、援助对象等方面拓展法律援助服务领域和覆盖人群,加大特殊困难群体援助力度。加强法律援助质量监管,确保法律援助真正让群众安心、放心。
四、法律助民工程。构建“商会+法律服务”模式,成立我市商会法律服务中心送法进商会,深入开展“12348”法律服务,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合同文本审查,帮助钝化劳资纠纷,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五、公证便民工程。大力推行公证“最多跑一次”“网上办”服务,搭建网上公证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公证触角。健全公证办理扎口接待一次性告知、繁简业务分流办理等服务机制,规范业务接待规程,增强人民群众对公证服务的满意度。
六、执法为民工程。加强对食品药品、劳动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进行法治督察。结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落实,指导督促各行政执法机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七、调解和民工程。联合成立金融纠纷、知识产权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实现家事社区调解工作室各镇街区全覆盖,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
八、监管安民工程。刚柔并济加强社区矫正、刑满释放、强制戒毒解戒人员三类对象的监管、教育、帮扶,适度打造过渡性安置基地,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安置、临时救济等服务,引导顺利回归社会,从源头堵遏重新违法犯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