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活出生命的精彩 下一条:寻味春天
怒放的生命奇葩
——缅怀故友王步高教授
  2021-03-10

  □ 祝诚 江苏大学出版社编辑小任获知我与王步高教授是同行老友,便送来一册徐复兴同志编著的 《王步高年谱》(以下简称《王谱》)。快读一过,掩卷难抑翻腾的思绪。 穿越时光隧道,我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1985年的那一天。当时我一家3口住在镇江师专女生宿舎楼底层,中午正在午休,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只见一位个子中等,虽然偏瘦却精神抖擞的人,年龄正和我相仿,原来他正是江苏古籍出版社的编辑王步高。为了尽快编出《唐宋词鉴赏辞典》,他不辞辛劳一家家地走访作者,这真令我十分感动。他不是高高在上坐镇社里遥控组稿,而是登门拜访亲临约稿。于是,一经交谈对写作要求一一明确了,而且被这种热忱期许所感染,我于是开了几个夜车如期寄去了稿子,并获得了认可。这是我与步高的第一次见面和合作。从此,我们成了同行好友。 日后,他又主编了《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爱国诗词鉴赏辞典》等大书,均邀我参与鉴赏写作。这使我对古代诗词的阅读鉴赏、审美辨析能力有所提高,也促进了我的唐宋诗词教学,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后来,我去宁开会,也会去出版社和他聊聊,他则会赠些新出的书刊与我。记得日后其中有种内刊叫 《开卷》,我十分爱读。我因兼任《镇江师专学报》编委,便向他约稿,他欣然同意,不久就寄来了《梅溪琢句炼字琐议》,刊发于 《镇江师专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3期。然而,不久却风闻步高追随词学泰斗唐圭璋教授读博之事半途告吹了。我不禁为之惋惜。从《王谱》获知,他当时在处置上也有欠妥之处。如今想来,如果另想办法,或暂作冷处理“保留学籍一年”然后再复议,或许就不是后来的结果。因为当时一般高校领导都十分支持青年教师读硕考博,盼望迅速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水平。而出版社才试行企业化管理较为强调经济效益,自然会对“在职读博”有所顾虑,并非故意刁难。然而,性格即命运。步高那种“拼命三郎”执拗劲,典型的宁折不弯性格,确实是难以改变的。尽管读博未成正果,但这种性格难道不也正是他不断前行、持续取得成绩的原动力吗?正因他有这种执着性格,他才会修改仅58个字的《东南大学校歌》多达60稿,在“全国最美高校校歌”评比中荣获第四名,在新创校歌中名列第一。撰写《清华大学百年赋》作为他的人生封笔之作,也反复修改了8年,多达54稿,遂成当代辞赋之精品力作。而他的《梅溪词校注》也可谓十年磨一剑,始告问世。 人生就是选择。在人生的某些节点上,更可窥见他的内心世界的所思所想所欲为。比如,一个人退休后他将去干什么?就是这么一个节点。当今常听人戏说:“退休再干,等于高干。”意谓退休后既有养老金,再干则又添一份不菲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特别是像步高这样的多面手高级人才更是抢手货。老实说,他即使足不出户也会忙不过来。可是,他偏偏选择了老年“北漂”,只身一人来到清华大学当客座教授,主持通识教育的传统文化《唐诗宋词的鉴赏》《格律诗词的欣赏与创作》等4门课程教学。这究竟是为哪般呢?正如他的妻子刘淑贞女士奚落他的那句话:“不知道你图什么。”因为清华大学一个月给的讲课费只有3500元。如果为此,那他坐在温馨的南京家中也是唾手可得啊。可是,他恰恰来到了清华园,而且干得有声有色,真可谓是恢复了清华诗韵的传承,延续了由清华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为代表的人文学科传统与文脉诗心。2015年,著名诗人梁东在《回归,和再出发》一文中精辟地揭示了他这一行为的深远意义与广泛价值。那就是:“这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我甚至认为是一种机缘巧合,一个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回归精神家园民族认同的迫切愿望,一个是通识教育的探索和追求在重点名校有说服力的实践;一个是背负着光荣传统、有出息的清华学子交出优异的答卷,一个是备受欢迎的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教师。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我以为,如果还要往深里论,那就是最具本质属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诗词无与伦比的至高、至美的伟大诗学传统,这是第一位的。”《王谱》终于揭开了这个王步高人生之谜,显示了他迥异常人的胸襟、格局和品位。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我深信,王步高对自己退休后还将干些什么,一定有过规划。你看他在2015年69岁时就说过:“风雨兼程双十载,七十犹当少壮年。”他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教学探索——在清华平台上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一文中又曾说过:“我们未必能够超过别人,但在75岁之前,应当有信心不断超过自己,至少不低于过去。回望,是为了争取自我超越。”可见,“为了争取自我超越”,他一定谋划过许多事情可做要做会做,惜乎天不假年,未能如愿。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给他恰当评价呢? 我曾发现,后人对前人的评价,与他对自身的评价并不对称,可见并非易事。比如齐白石就曾说过:“我的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明代徐渭也早就说过类似的话,而后人并不同意。步高编书、教书、写书、作诗文,那又该如何排序定位呢? 愚见以为,当以教书育人成就为第一,所以退休后他要到清华这个顶尖平台上去“再出发”、再提高、再创辉煌,他做到并成功了。他的《大学语文》主讲课程成为今日中国同类课程的典范,他主编的《大学语文》成了同类教材中的经典首选,他的育人成果为世所共认,故当以高校通识教育专家冠其名。其次,他是诗人词家。他的诗词创作成果,从已公开发表的部分来看,不论是思想境界,还是艺术风格,都已获得人们的一致好评。《东南大学校歌》歌词,《清华大学百年赋》,还有若干诗词都在表明,他是抒写心中酸甜苦辣的高手,是一位富有个性特征的诗人词家,也是一位真善美心灵的探索者、表达者、讴歌者。称其为当今优秀诗人词家允称恰当。再次,步高学出名门,术有专攻,治学有成,业有佳评,称之为知名词学家亦不为过也。步高从事编辑工作虽然仅有6年零7个月,但作为出版界的一匹”黑马”,一位新锐,也确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倘天公再给他二、三十年,那其成就就更令人高山仰止了。 总之,在我的心目中,步高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位富有远见卓识和担当精神的教育家,一位富有真性情和独特风格的诗人词家,一位富有成果与创获的诗词专家,也是一位出版界的杰出新锐。不知是否恰当,愿以此就教于有识之士。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眼前!”步高已入天堂,作为他的朋友,我谨以一瓣心香,撰此小文以寄怀念。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387858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873573 本月:1549448 今天:22977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