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创新“先行一步”,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 |
我市科技创新走出精准“扬中路径” |
|
孙薇曹霞 2020-12-09 |
|
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省重大创新载体建设项目通过验收,荣获全省“苏科贷”A类地区,列 “中国创新百强区县”榜单第17位……连日来,我市科技创新接连传来好消息。
今年,在“强起来,扬中”的动员令下,我市走好“以产业高新化为方向、以企业高质化为核心、以人才与成果引进为抓手、以平台高端化为支撑”的科技创新精准“扬中路径”,以创新的“先行一步”,为产业强市“添柴加火”,有效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目前,全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县域经济创新能力保持全国领先,连续两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昨日,在位于新坝镇的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首届近100名研究生正在接受培养。研究中心主任刘鹏透露,过去培养研究生,主要是开展学术研究,而发展更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这也正是华北电力大学智能电气研究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培养计划柔性地将人才引进扬中,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能让学生直接深度参与企业研发活动和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提升,助力更多的本地企业实现从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制度升级,打造学生和企业双赢局面。”刘鹏介绍说。
据了解,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是我市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中心已建成智能微电网研究分中心、非晶合金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智能网络研究分中心、继续教育扬中分中心等4个研发服务平台,引进研发团队5个,申报专利53件,孵化企业11家,为促进扬中工程电气产业向智能电气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企业创新发展作出了贡献。未来三年,华电研究生培育基地将形成1000人左右规模,进一步为扬中引进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拓宽新途径,实现新突破。
集聚资源搭平台,华电智能电气研究中心只是我市深度对接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全力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每年举办的大型政产学研活动多达10余场,每场活动参加对接的企业和高校团队均在10个以上,相继建立了西安交通大学等5个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扬中分中心,每年引进的科技成果达近100项。
立足产业筑优势,我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构建产业链。一方面,推动以工程电气为代表的传统特色产业向 “高端高新高效”发展,近年来,工程电气行业承担10多个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整体上正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以大全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也纷纷站上了产业技术创新的前沿;另一方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核心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开展科技招商,“长三角汽车核心零部件高端制造产业链”雏形初显。
培育梯队蓄后劲,我市按照“梯队发展、分类施策”的工作方法,针对“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三个梯次分别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高企入库和“雏鹰计划”,目前,全市共有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省创新百强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272家、民营科技企业和通过评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800余家。
筑巢引凤助双创,我市规划建立了 “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区”三级载体,创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连续多年在国家和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评比中获“A类”,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5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孵化器、1个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众创社区,累计孵化企业近300家,孵化成功率80%左右。近3年来,累计吸引千人计划35名、省双创人才计划43人、省双创团队4个。
(孙薇 曹霞) |
|